[1] |
董丹萍.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 4.
|
[2] |
蔡俊.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价研究[D]. 安徽: 安徽大学, 2018, 5.
|
[3] |
刘净净.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价值共创机理与实证研究[D]. 吉林: 吉林大学, 2018, 5.
|
[4] |
李长玲. 图书馆管理中的熵增效应与耗散结构理论[J]. 情报杂志, 2005(3): 96-97.
|
[5] |
耗散结构. 百度百科[EB/OL]. [2018-08-11].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0%97%E6%9 5%A3/8053741?fromtitle=%E8%80%97%E6%95%A3%E7%BB%93%E6%9E%84&fromid=2458797&fr=aladdin.
|
[6] |
耗散结构理论. 百度百科[EB/OL].[2018-04-10].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0%97%E6%95%A3%E7%BB%93%E6%9E%84%E7%90%86%E8%AE%BA/1138452?fr=aladdin.
|
[7] |
谭璐, 姜璐, 系统科学引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
|
[8] |
毛刚, 李贺, 李琳.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研究[J]. 情报与实践(ITA), 2013, 36(3): 93-98.
|
[9] |
陈璞华. 耗散结构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发展[J]. 情报杂志,2003, (7):99-100.
|
[10] |
李俭. 耗散结构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指导作用[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 20(3): 28-31.
|
[11] |
龙滔. 耗散结构理论与地县级图书馆信息系统的优化[J]. 图书情报工作, 2000(5): 20-53.
|
[12] |
邢红, 应涤平, 徐莹. 耗散结构理论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增刊(1): 46-48.
|
[13] |
王苗. 熵及耗散结构理论与图书馆开放式创新[J]. 甘肃科技, 2011, 27(11): 95-96.
|
[14] |
张亚凤.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 34(11): 61-63.
|
[15] |
秦坷. 论高校图书馆情报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J]. 情报杂志, 1991, 13(5): 56-59.
|
[16] |
袁春强.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 (24): 135-136.
|
[17] |
王霞.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问题与对策[J]. 中国报业, 2018(24): 77-78.
|
[18] |
张小晶. 新时代图书馆社会功能发展问题研究[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31(3): 72-74.
|
[19] |
吴育华, 杜纲. 管理科学基础[M].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 12.
|
[20] |
层次分析法. 百度百科[EB/OL].[2019-05-28].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1%82%E6%AC% A1%E5%88%86%E6%9E%90%E6%B3%95/1672?fr=aladdin.
|
[21] |
杜栋, 庞庆华.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6.
|
[22] |
龚芙蓉, 袁琳.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耗散结构特征与管理变革[J]. 图书馆, 2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