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期目录
当期目录
2024年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05
  
AI素养专题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探究:UNESCO教师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解读与启示 | Open Access
吴丹, 孙昕玦

[目的/意义] 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全球教育的重要议题,通过解读UNESCO教师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中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能力,可以为教育者、政策制定者等主体提供具体的参考依据,以支持中国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落地实施,帮助学生和教师在智能时代中提升人工智能素养。 [方法/过程] 拆解UNESCO能力框架出台的前期相关政策积累以及相关制定背景,分析《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与《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文本内容,以关键原则与框架主体两部分内容为核心对能力框架的内容进行解读。 [结果/结论] 基于能力框架所提供的经验,结合当下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实际情况,从主体价值、政策修葺、履践致远和未来应用4个方面为中国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发展提供启示与建议参考。

2024, 36 (8): 4-19 | 摘要 ( 44 ) | HTML |   PDF (851KB) ( 25 )  
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644
知识工作者AI素养差距的AI技术弥补手段研究 | Open Access
王树义, 曾雯, 张为师, 李俊洁

[目的/意义]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知识工作者对AI的基本理解和应用评估能力,即AI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知识工作者AI素养存在着差距的现状,探讨如何利用AI技术本身来弥补这一缺口,缩短AI素养差距。 [方法/过程] 从认知、实践和评估3个维度,探讨了AI技术如何辅助提升AI素养。认知层研究AI代理如何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实践层分析AI工具如何简化数据分析等任务;评估层讨论AI工具在验证信息真伪和“人在环中”模式的重要性。 [结果/结论] AI技术在缩短AI素养差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AI代理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知识讲解,AI工具能够自动化执行专业任务,提供事实性依据。这些应用不仅弥补了传统教育手段的不足,还为教育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AI素养提升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显著,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和高效的信息环境。

2024, 36 (8): 20-33 | 摘要 ( 58 ) | HTML |   PDF (1929KB) ( 65 )  
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532
基于“知识-技能”导航的人工智能素养通识教育课程构建 | Open Access
李白杨, 孙榕

[目的/意义]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需兼顾知识普及和技能培养,满足不同背景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以弥合“认知鸿沟”和“使用鸿沟”。 [方法/过程] 以南京大学“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应用探索”课程为例,提出“知识-技能”导航的课程框架,设计基础认知、核心理解、工具应用到创新开发4个层次,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结合在线资源与实验设备,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 [结果/结论] 基于“知识-技能”导航的课程框架能够系统提升学习者的人工智能素养,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实现普适性与个性化并重,为高校开展人工智能素养通识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案例。

2024, 36 (8): 34-42 | 摘要 ( 28 ) | HTML |   PDF (760KB) ( 17 )  
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670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下的AI素养框架研究 | Open Access
刘琼, 刘星, 刘桂锋

[目的/意义] AI技术已经全面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中,AI素养决定了“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对教学工作中各角色的AI素养进行细分和明晰,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和智慧化。 [方法/过程] 以“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案例为研究基础,总结“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对教师、学生、管理者和教辅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并进一步归纳AI素养核心要素,构建4种角色的AI素养框架。 [结果/结论]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场景下其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是创新教学、技术融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主动学习、技能多元,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是前瞻引领、数据决策,对教辅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是智慧服务、资源集成;AI素养的核心要素可以归纳为思维、知识、技能和态度四大核心要素,在具体教学场景中,教师、学生、管理者和教辅人员的AI素养既有相同项,也有差异。

2024, 36 (8): 43-55 | 摘要 ( 94 ) | HTML |   PDF (620KB) ( 104 )  
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472
研究论文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技术异化”与扬弃路径——基于“价值-制度-行为”的分析框架 | Open Access
翁迎港

[目的/意义]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极大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然而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数字技术的异化。揭示“技术异化”的底层逻辑并寻找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方法/过程] 从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现状出发,构建“价值-制度-行为”的三维分析框架,将扩展个案法应用于浙江省Y乡的案例上,探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因价值割裂、制度失衡、行为失范而产生的“技术异化”现象。 [结果/结论] 对标三维分析框架的具体要素,结合扩展个案法对宏观微观互动的聚焦,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引导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目标、以更加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以更加规范的主体行为共享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成果等具体路径,全面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紧密均衡地结合,发挥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应有的效用。

2024, 36 (8): 56-68 | 摘要 ( 45 ) | HTML |   PDF (918KB) ( 21 )  
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561
跨社交平台耦合网络舆情传播建模与仿真研究 | Open Access
郑德铭, 李思佳, 郑健龙, 王兆鑫

[目的/意义]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发展,用户跨社交平台的信息交流增强了舆情传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理解跨平台信息传播载体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上的舆情传播机理,对于网络舆情传播趋势预测及引导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方法/过程] 在传染病SEI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跨社交平台耦合网络上的舆情传播模型,采用蒙特卡洛仿真实验法探究平台间用户耦合程度及耦合模式对舆情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揭示跨社交平台耦合网络上的舆情传播规律。 [结果/结论] 仿真结果表明,与单层网络相比,通过跨平台用户形成的耦合网络的层间连边显著促进了舆情传播;随着网络层间耦合程度的增大,舆情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扩大;对于层间耦合模式,同配连接相较于异配连接更有利于舆情信息的传播。研究结果为舆情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4, 36 (8): 69-81 | 摘要 ( 30 ) | HTML |   PDF (1980KB) ( 41 )  
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506
基于SEM和fsQCA的虚拟兴趣社区用户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 | Open Access
韩龙, 郭晋成, 鲁羿廷, 周群

[目的/意义] 虚拟兴趣社区资源聚合、深度交流、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其成为用户利用信息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探究虚拟兴趣社区用户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有助于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优化社区管理与服务。 [方法/过程] 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虚拟兴趣社区用户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影响路径和前因构型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结论] SEM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情感支持、社区认同、社区意见领袖参与、社区内容互动对用户信息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源可信度和平台易用性对用户信息采纳意愿无显著影响。fsQCA分析发现,用户信息采纳意愿的前因构型有两种模式,信任驱动型与体验促进型,共6条组态路径,结果与SEM分析存在差异,显示其能够揭示复杂的决策环境中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价值。

2024, 36 (8): 82-95 | 摘要 ( 25 ) | HTML |   PDF (992KB) ( 11 )  
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444
应用实践
机遇与挑战:ChatGPT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 Open Access
李华明

[目的/意义]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正逐步展现出在图书馆的巨大应用潜力,所表现出的技术优势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用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方法/过程] 从介绍ChatGPT的发展历程、技术优势以及业界学术研究成果着手,阐述该技术在跨模态信息组织、文本生成以及用户行为深度挖掘等人工智能方面赋能图书馆参考咨询、信息检索、学科导引以及智慧推荐等知识服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同时,围绕技术局限、用户隐私、不良信息、数据来源、学术诚信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展开分析思辨。 [结果/结论] 未来图书馆应持续强化业务平台与资源整合、加强内部系统安全防范以及完善风险监督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来充分应对危机,从而为不断推动图书馆知识服务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

2024, 36 (8): 96-105 | 摘要 ( 37 ) | HTML |   PDF (629KB) ( 25 )  
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565
专家视点
情报学应强化企业数智化转型研究 | Open Access
曾建勋
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需要在知识产品生产层面强化知识的组织、加工、传播和利用,服务于科技创 新,也需要在实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数据、算法、模型、工具等为核心推动企业数智化进程,驱动企业创 新、生产和营销等各项业务发展,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决策 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全面的转型升级,构建产业新型竞争优势。情报学在推进政府数字化、图书馆 智慧化、档案馆数智化、数字科研范式的同时,也需要发挥交叉学科跨界融合的优势,更多探索有更多群体需 求的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的发展路径,结合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在推进产业情报分析基 础上,探寻企业数智化转型路径方法、数智化生产流程、数智化治理机制、数智化分析工具,以及数智化思维 能力等;将数智技术贯通于产品生命周期、产业供需价值链,推动企业数据采集与存储,深化企业数据挖掘与 分析,提供更为精准的企业决策支持;既在生产运营优化方面,将数智技术有效地整合进企业业务架构、体系 及流程中,又在产品服务创新和新赛道布局方面,支持企业业务模式革新和跨组织协作创新,以数字能力为驱 动全面重塑业务模式、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
2024, 36 (8): 106-107 | 摘要 ( 26 ) | HTML |   PDF (303KB)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