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说明:以下列出经编委会审查通过,被本刊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尚未确定具体刊出日期, 其个别内容、版式可能与最后的发表版本稍有差异, 请以最后发表为准。本刊已经为这些文章分配了文章唯一和持久的doi,您可以使用doi直接引用本文。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用户体验研究
    肖可以, 李韫璠, 陈盈盈, 彭茜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195
    录用日期: 2025-06-16

    摘要13)   HTML0)    PDF(pc) (970KB)(16)    收藏

    【目的/意义】 识别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用户、技术、内容以及服务环境之间的复杂动态关系,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技术创新和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 【方法/过程】 构建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用户体验影响关系模型,结合线上线下问卷对图书馆用户智慧服务体验感知调研,通过主成分分析探索关键影响因子。 【结果/结论】 根据实证结果,从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技术行动者主体、“人类-技术行动者”之间及人类行动者之间“转译”活动3个维度提出优化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技术行动者多维度协作、提升用户与图书馆智慧服务终端易用性感官体验、数字素养赋能与创新空间优化驱动读者双向参与等优化策略,以期成为图书馆智慧服务设计和优化的具体指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我国非密敏感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曾建勋, 林鑫, 石宇, 查梦娟, 杨艳妮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291
    录用日期: 2025-06-16

    摘要8)   HTML0)    PDF(pc) (545KB)(3)    收藏

    【目的/意义】 非密敏感信息作为游离于国家秘密与公开信息之间的特殊信息类型,其管理缺失可能威胁国家科技安全。本研究旨在明确非密敏感信息的概念内涵与管理价值,通过推进中国非密敏感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中国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方法/过程】 基于文献调研与内容分析法,系统阐释非密敏感信息的特征属性及其管理必要性;通过案例研究解析美国受控非密信息管理经验,重点分析其法规体系、组织架构、分类标识及管控机制;结合中国管理现状提出中国敏感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策略。 【结果/结论】 中国需要加强非密敏感信息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统一政策法规,明确敏感信息界定与管控规则;完善中央统筹、部门协同的组织架构;开发敏感信息注册登记目录与标识管理系统;强化敏感信息传播使用、培训与管理检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数据科学学位教育的学科融合与创新——基于美国8所iSchools的实证研究
    刘涵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170
    录用日期: 2025-06-10

    摘要17)   HTML3)    PDF(pc) (655KB)(52)    收藏

    [目的/意义]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科学作为一门新兴跨学科领域,利用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获取知识与见解。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授予数据科学学位的iSchools高校进行调研,深入剖析数据科学学位设置现状为该领域的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过程] 本文采用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美国8所iSchool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从授予学位情况、颁发证书现状、开设课程体系、毕业就业方向4个维度,对数据科学学位设置现状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考察与分析。 [结果/结论] 揭示了数据科学学位设置在不同方面的现状特征,明确了数据科学在LIS学科中的独特定位,强调了数据科学与传统LIS课程有机结合的必要性,为LIS人才培养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基于网络文本的乡文旅融合评估与发展路径探析
    沈孟铖, 陈秀平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190
    录用日期: 2025-06-09

    摘要18)   HTML2)    PDF(pc) (1588KB)(31)    收藏

    [目的/意义] 文旅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而构建科学评估体系并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是实现乡村文旅发展的核心议题。 [方法/过程] 本文以浙江山区26县为研究对象,整合游客生成的文本内容构建多源数据池,通过预处理获得文化旅游笔记数据集,创新性地融合BERTopic主题建模、情感分析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建立“主题识别-情感量化-组态路径”三维分析框架。 [结果/结论] 1)通过对山区26县全局主题建模识别出生态景观、传统聚落、美食文化、交通出行、文化活动、文博艺术、住宿设施与休闲业态8个文旅融合的主题,并将8个主题归纳为自然体验维度、文化体验维度、服务配套维度以及休闲消费维度4个文旅融合概念范畴。2)游客对各县文旅体验总体上持正面态度,自然体验与文化体验维度获得高度认可,但服务配套维度水平不一,休闲消费维度差异显著,成为制约山区26县文旅融合质量提升的短板。生态景观与传统聚落的关注构成文旅体验的核心层,而住宿与休闲业态作为潜力方向尚需进一步开发激活。各县的文旅融合的综合表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南北两极、中部隆起、沿海偏弱”的空间格局。3)山区26县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可归纳为由生态景观、传统聚落、美食文化、交通出行、文化活动、文博艺术、住宿设施与休闲业态的6种不同组合模式,为全面提升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MDASH认证背景下日本高校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设计、实践与启示
    戴鑫伟, 李丰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148
    录用日期: 2025-06-04

    摘要33)   HTML6)    PDF(pc) (1352KB)(281)    收藏

    [目的/意义] 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人工智能(AI)推动日本教育体制向“AI+”模式转型。日本文部科学省主导实施的MDASH认证,为日本高校描绘了AI素养教育设计与实施路径,可为中国AI素养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研与文献分析,以日本AI教育战略为切入点,探究日本MDASHL课程模型下形成的AI素养教育框架及其理论内涵,选取日本高校AIL教育典型示范案例,分析各高校AIL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凝练对中国的有益启示。 [结果/结论] 研究总结出日本AI素养教育在认知、感悟、理解、伦理、操作5个方向上,所映射的各类AI素养框架指标,同时发现中日两国AI素养教育在战略与制度、课程设计、产学融合3个方面的差异特征,结合中国国情与相关政策文件提出在AI素养教育实施过程中,中国可从全局部署阶梯式AI人才培养体系,在校际、校内两个组织层面协同推行“AI+”高等教育;指导高校设计模块化AI素养教育课程,并行培养与AI相关的内外部多元素养,助推AI通识课程、“AI+专业”课程的开设与普及;建议高校构建AI素养数智化产学融合体系,深化AI素养教育与产业实践的全路径双向融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数字素养对乡村治理效能的影响研究——基于山西省夏县306户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
    崔少杰, 刘艳萍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201
    录用日期: 2025-05-30

    摘要21)   HTML0)    PDF(pc) (713KB)(90)    收藏

    [目的/意义]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大机遇,数字素养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农村居民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其数字素养直接关系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方法/过程] 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地区306户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素养对乡村治理效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结论]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数字素养对乡村治理效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数字意识素养、数字技能素养、数字应用素养、数字安全素养这4种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乡村治理效能有正向影响,即农民的数字素养水平越高,对乡村治理的效能提升越强。鉴于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乡村治理效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继而提出了几点有助于提升农民数字素养的相关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