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说明:以下列出经编委会审查通过,被本刊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尚未确定具体刊出日期, 其个别内容、版式可能与最后的发表版本稍有差异, 请以最后发表为准。本刊已经为这些文章分配了文章唯一和持久的doi,您可以使用doi直接引用本文。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大学图书馆“十五五”规划要点
    杨新涯, 冉蔚然, 李丽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691
    录用日期: 2025-01-14

    摘要16)   HTML0)    PDF(pc) (628KB)(14)    收藏

    目的/意义 近年来,党和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决心坚定不移,为稳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高等教育事业,已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出“十五五”规划要点,以期为大学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首先总结了“十四五”期间大学图书馆发展特点,并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加以阐述。通过分析国家战略规划和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探讨大学图书馆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向和建设路径。 结果/结论 “十四五”阶段的大学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建设、数字化转型、信息素养教育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经历了经费缩减的困境,在学术评价学科服务方面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围绕“十五五”规划,大学图书馆应在治理体系现代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特藏建设、数智化教学支持、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智慧服务体系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科研支持以及虚拟环境下的读者体验这八个核心维度实现深度重塑与变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社交媒体用户算法厌恶特征表现、成因要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牟妍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537
    录用日期: 2025-01-14

    摘要14)   HTML0)    PDF(pc) (638KB)(4)    收藏

    【目的/意义】 厘清社交媒体用户算法厌恶特征表现与成因要素,有助于准确把握算法时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偏好,为改进和优化算法技术和算法服务提供必要借鉴。 【方法/过程】 通过对26名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原始文本数据,借鉴质性研究范式围绕着社交媒体用户算法厌恶特征表现、成因要素以及产生后果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社交媒体用户算法厌恶理论模型分析框架。 【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用户算法厌恶具体表现为算法抱怨、算法中止和算法逃避3种具体形态,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发现个人因素、算法技术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是诱发社交媒体用户算法厌恶形成的重要因素,进而提炼出“个人-算法-社会环境”社交媒体用户算法厌恶成因要素分析框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社交媒体虚假信息分享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韩玺, 廖科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474
    录用日期: 2025-01-14

    摘要23)   HTML1)    PDF(pc) (1394KB)(14)    收藏

    【目的/意义】 社交媒体上虚假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严重危害。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虚假信息分享的相关因素,为虚假信息治理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通过系统综述的方式,整合了108篇虚假信息分享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从学科领域、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预测因素、中介和调节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 【结果/结论】 该领域近几年研究成果增长较快,图书情报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人员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刺激机体反应理论等,并利用调查和实验法等方法,围绕政治和健康领域虚假信息分享开展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从用户和信息视角展开,涉及信息客观特征、信息感知特征,以及用户个体特征、认知特征、感知特征等多个维度。研究构建了虚假信息分享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从研究情景、研究主题、平台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发现研究局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ChatGPT驱动的智慧图书馆情感感知与服务优化
    张铭洁, 赵瑞雪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754
    录用日期: 2025-01-13

    摘要25)   HTML0)    PDF(pc) (840KB)(12)    收藏

    目的/意义 情感分析技术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智慧图书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通过探讨基于生成预训练变换模型(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ChatGPT)的情感分析技术在智慧图书馆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挖掘其优化路径和创新服务方式,为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实践启示。 方法/过程 通过调研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分析情感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结合当前技术进展与服务需求,提出利用ChatGPT的情感感知能力推动个性化推荐、情境化知识服务及优化用户体验的创新路径,并探讨了技术适配和场景化实现的应用挑战。 结果/结论 ChatGPT的情感分析能力能够显著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通过个性化推荐和情境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本研究提出了多个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方向,重点关注了情感分析技术在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应用,尤其是通过个性化推荐和情境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同时,讨论了技术适配和场景化实现等挑战。通过这些探索,本研究为智慧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实践指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数字赋能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获取的逻辑、困境与应对
    马丽英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653
    录用日期: 2024-12-26

    摘要33)   HTML3)    PDF(pc) (685KB)(15)    收藏

    [目的/意义] 数字赋能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和获取过程中,由数字鸿沟导致的数字不平等,践踏着数字正义。探索数字赋能的积极意义,对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过程]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的内容分析,从公共文化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切入,通过梳理基本概念,挖掘效率与公平统一下实现“社会正义”的逻辑要义,运用矛盾分析法探讨现实困境,并形成解决冲突的应对建议。 [结果/结论] 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获取,在数字化的场域和空间内遵循数字正义的要求,内涵“正义”的价值属性。应对建议包括回归人本主义价值理论;厘清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建立规范的数字赋能新生态;达成治理数字不平等的理性共识;确认以动态的公民真实文化需求为导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政民互动数据中舆情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基于循证决策视角
    张莉曼, 吴悦婷, 程文静, 刘天翊, 孙辛欣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433
    录用日期: 2024-11-26

    摘要30)   HTML4)    PDF(pc) (1324KB)(49)    收藏

    [目的/意义] 本研究基于循证决策理论,构建了一个舆情风险预警模型,旨在通过分析政民互动数据,挖掘其中的治理价值。该模型为政府提供了新的方法来识别和预警舆情风险,提升其应对公共舆情的能力和效率。 [方法/过程] 首先成功构建了基于5个关键维度的舆情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通过风险等级划分,为不同风险级别提供了针对性的决策建议。接着模型以苏州市政民互动数据为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与苏州市政府未来工作重点高度契合,充分展现了模型在风险预警中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舆情风险预警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不仅创新性地应用了循证决策理论,还为政府提供了提升舆情治理效率的有效工具,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中国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编制——基于环境扫描与需求分析的战略目标体系构建
    柯平, 李筱颖, 孙宣, 刘悦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660
    录用日期: 2024-11-25

    摘要44)   HTML3)    PDF(pc) (829KB)(170)    收藏

    [目的/意义]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探索图书馆如何在变革的内外部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旨在为中国图书馆事业把握发展方向,并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建设路径。 [方法/过程] 运用环境扫描的研究方法,跟踪宏观社会环境、中观事业环境、微观系统环境动态,分析宏观社会、中观行业、微观读者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切实需求。 [结果/结论] 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导,锚定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图书馆事业这一关键目标,强化“人本”与“效能”两个意识引领,把握“专业化稳健发展”“智慧化转型”“全国图书馆服务网络搭建”3个发展重点,构建“各类型图书馆协同治理体系”“新一代知识共享与服务体系”“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体系”“图书馆事业支撑保障体系”四个现代化体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新时代推进农民信息素养教育高质量化的多元主体行为策略研究
    张超民, 李景成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42
    录用日期: 2024-11-04

    摘要39)   HTML0)    PDF(pc) (790KB)(30)    收藏

    [目的/意义] 农民信息素养教育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农民信息素养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助力,发挥其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优化、乡村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过程] 选取安徽省S市3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数据显示当前农民群体仍存在信息知识匮乏、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贫困等难题。 [结果/结论]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以农民为主体围绕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设、空间打造、师资培育等方面来增加农民信息知识、塑造农民信息意识和提升农民信息能力,进而为数字乡村的建设提供助力,实现乡村的创新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MR技术视域下智慧图书馆的应用模型与创新进路
    黄嘉欣, 张晓芳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0429
    录用日期: 2023-10-31

    摘要102)      PDF(pc) (751KB)(658)    收藏
    [目的/意义]新一代MR技术突破了全球对数字现实交互的传统认识,也为智慧图书馆带来技术革新的发展契机。探讨MR视域下新的应用场景有助于拓展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深度与领域广度。[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综述、内容分析与网站分析等方法,梳理图书馆领域MR技术应用的初步实践探索,结合MR技术的高真实感、全方位性、更智能化等特征,可进一步深化智慧图书馆服务、知识、体验、协作等四要素的能力,以此构建MR技术视域下智慧图书馆的新应用模型。[结果/结论]在虚拟现实迅速革新的浪潮中,智慧图书馆建设应从问题导向、理论支撑、人才管理、主体共创4个维度展开思考,利用MR技术聚焦智慧图书馆的4个“面向”,以期构建智慧图书馆与MR技术融会贯通的未来生态图景,更好地为智慧图书馆添加活力、挖掘潜力、赋予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