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叶素萍,刘志国.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馆藏期刊剔除研究进展[J].河北科技图苑,2004,(5):64-65. [2] 王林军,马玉梅.1997—2003年藏书剔除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4-25. [3] 刘萍.国内藏书剔除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136-138. [4] 邹莉莉.图书馆文献剔除研究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68-70. [5] 刘远翔.“零增长”理论与图书馆阅览室藏书剔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1):25-28. [6] 宋振玲.剔旧——维持高校图书馆藏的生命力[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1):107-109. [7] 毕振德.浅谈首都经贸大学图书馆剔旧工作[J].现代情报,2005,(5):114-115. [8] 吴彦华.对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剔旧工作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3):85-87. [9] 吴淑田.浅议高校图书馆图书剔旧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9,(3):181-183. [10] 刘霞.谈高校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建设的重要工作——复选与剔除[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2):77-78. [11] 张彩虹.高信息化下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剔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6):102-104. [12] 秦明,吴家玲.非正式条件下的图书馆过刊剔旧工作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6):31-33. [13] 刘萍.藏书剔除误区辨析[J].洛阳大学学报,2007,(3):121-123. [14] 吴慰慈,刘兹恒.图书馆藏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198. [15] 信丹丹.公共图书馆图书剔旧指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3):122-125. [16] 祝朝安,朱自强,沈琳.图书馆文献剔旧的若干障碍因素[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33-34. [17] 胡敏.科技类图书剔旧标准量化探讨[J].情报探索,2008,(3):112-113. [18] 蔡璐.论图书剔旧的标准——以环境科学类图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0,(3):15-18. [19] 谭忠顶.图书被借概率随时间递减倍速原理及其在图书剔旧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8-101. [20] 张惠玲.基于书龄分析的图书剔旧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4):126-129. [21] 余艳.合并高校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2-143. [22] 徐敏.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图书剔旧专家系统的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3] 魏俊貂.馆藏文献剔旧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实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报,2007,(2):106-108. [24] 孙莹莹.RFID技术环境下的藏书剔除工作——以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阅览区剔除工作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11):49-51. [25] 张琳.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等级剔旧模式研究——以西南大学图书馆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6] 郑磊.图书剔旧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7] 叶爽美.基于读者至上理念的低质图书剔除问题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2,(3):78-81. [28] 陶然,王树文,张亮.图书馆文献“采购—流通—剔旧”系统灰预测模型的建构[J].现代情报,2011,(6):42-45. [29] 吴凤仙.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在过程文件中的受控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56-61. [30] 李敬花.关于高校图书馆图书剔旧工作的几点建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8):68-69. [31] 陶惠华,陶莉华.关于高校图书馆图书剔旧问题的探析[J].学理论,2010,(11):96-97. [32] 张进.从旧书市场的火爆谈剔旧图书的价值及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2):94-96. [33] 王林军,孙俊彩.浅谈建立中国的文献剔除体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5-46. [34] 梁爱银.浅论拍卖方式在馆藏剔除图书处理中的作用和意义[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2):33-34. [35] 朱伟玲.高校图书馆藏书剔除新探[J].当代图书馆,2004,(4):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