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玉霞,唐雷.图书馆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3):106-107.
[2] 钱承军.论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保护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2):65-67.
[3] 张红宇.浅论图书馆员的劳动保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20):87-89.
[4] 闫庆倩,杨莉,赵婧,李俊,等.纳米颗粒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比较[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11):820-824.
[5] 汪琼,康健,王海华,刘仕文.资料室不同年代藏书中霉菌的调查及杀菌方法的比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科版),2001,23(2):55-58.
[6] 千学技,朴松姬,金海燕.馆藏图书清洁卫生之对策[J].图书与情报,2004,(1):81-83.
[7] 李生吉,赵金红,湛孝东,孙恩涛.高校图书馆孳生螨类的初步调查[J].图书馆学刊,2008,30(3):67-72.
[8] 张欣欣.大学校园内室内尘螨污染状况调查与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9] 韩树华,马杰.努力创建“绿色”环保型图书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2):64-65.
[10] 张淑娟,苏志锋,林泽健,许培源,等.广东省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特征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2):139-142.
[11] 彭燕,张艳利,王新明,陈迪云,等.广州市宾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来源及健康风险初步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5):787-794.
[12] 宁沛林,张孝飞.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环境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61-62.
[13] 张辉,邓万鹏,王洋.网络相关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J].2010,20(32):8-10.
[14] 康云岚.图书馆绿色阅览环境的供给与需求浅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7):59-61.
[15] 黄蓉.论构建绿色生态图书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6):72-74.
[16] 毛汉玉.未来新型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3):56-57.
[17] 刘向荣.浅谈高校图书馆环境设计与读者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6):56-57.
[18] 马崴.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6):83-84.
[19] 周耀林.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图书保护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5):74-76.
[20] 俞珊,瞿爱莎,付新梅,王春丽.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8,26(5):89-92.
[21] 冯平.地铁车站空气净化设备的选择[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2):80-82.
[22] 胡鹏.铁路空调客车的空气净化[J].科技信息,2009,(15):88-89.
[23] 赵刚.光触媒技术应用于铁路客车空气净化的可行性研究[J].铁道车辆,2012,50(4):30-32.
[24] 叶剑,张瑞丰,侯琳熙.大孔TiO2/SiO2光催化剂用于空气净化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8):30-33,69.
[25] 鹿院卫,盛建平,吕施展,李文彩,等.光催化去除室内污染物HCHO的实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34(2):184-188.
[26] 鹿院卫,李文彩,盛建平,王伟,等.利用传质作用提高污染物HCHO的光催化反应速率[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8):858-863.
[27] 鹿院卫,李文彩,盛建平,王伟,等.污染物传质作用下的室内光催化空气净化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28(5):868-870.
[28] 鹿院卫,李文彩,王伟,马重芳.活性炭与Ti02相结合去除室内污染物甲醛的实验研究(Ⅱ)[J].太阳能学报,2008,29(5):550-554.
[29] 王雨群,贾祥焱,张云龙.ACF酶催化空气净化材料的合成及甲醛降解机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102-105.
[30] 俞珊,瞿爱莎,付新梅,王春丽.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8,26(5):89-92.
[31] 许太明,陈刚,牛炳晔.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复合空气净化技术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7,1(2):105-107.
[32] 吴延鹏,王晓东,马重芳.太阳能光催化-导光管北京夏季晴天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08,28(12):2408-2415.
[33] 谈智,徐燕,王玲,吴小成,等.两种试验方法对3种含氯消毒剂部分消毒性能的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38-1942.
[34] 杨毅,陈为民,肖贤明,陈启华.一种稳定型含氯消毒剂在室内空气消毒中的应用[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12):970-972.
[35] 钱红娣,周兴积.在洁净厂房中使用臭氧灭菌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浙江化工,2003,34(8):8-9.
[36] 景正,景卫东.臭氧保护档案图书文献的可比性探讨[J].光盘技术,2006,(3):15-16.
[37] 彭远明.微波杀菌处理对档案纸张破坏作用的研究[J].档案学研究,1999,(2):61-63.
[38] 胡建人.微波杀虫除霉效果与管理[J].图书馆建设,1999,(4):85-87.
[39] 景伟东,贾丽丽,闵克勤.微波杀虫灭菌机性能研究[J].档案管理,1999,(5):36.
[40] 梁桂英.冷冻灭书虫与古籍保护的几个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3):75-76.
[41] 马崴.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6):83-84.
[42] 彭晓峰.谈流通书库物质环境的营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0):61-62.
[43] 张来,张显强.安顺市区典型绿化植物滞尘能力与杀菌作用研究[J].科技导报,2011,29(31):4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