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 2025, Vol. 37 ›› Issue (8): 4-28.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339
• 专家笔谈 • 下一篇
柯平1(
), 吴建华2(
), 赵俊玲3(
), 严贝妮4(
), 肖鹏5(
)
KE Ping1(
), WU Jianhua2(
), ZHAO Junling3(
), YAN Beini4(
), XIAO Peng5(
)
摘要:
2025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基础上,提出实施五大工程,旨在深化全民阅读、服务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战略,为青少年成长与国家发展筑牢文化根基。围绕《通知》核心要求与实践路径,本刊特邀5位专家从时代意义、乡村实践、专业赋能、协同模式和发展方向等维度展开笔谈,深入剖析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关键议题与落地策略。1)青少年读书行动的战略定位与系统构建:柯平教授指出,该行动是全民阅读核心与强国战略支撑,需突破阅读仅依附语文课程的局限,将其贯穿全学科教学,以“阅读效能提升”为核心,培养青少年阅读兴趣、思辨能力,实现知识结构与价值观优化。提出“学校为中心、图书馆与家庭为两翼”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联动多方形成资源生产、传播等五大链条,推动全社会联动;建议通过法律修订与长远规划保障行动可持续发展。2)乡村中小学图书馆的振兴路径:吴建华教授指出乡村馆存在基础设施差、专业人才缺、经费不足等问题。结合《通知》“乡村学校图书馆振兴计划”,提出县域建2所小学+1所初中示范馆,完善阅读空间与智能系统,按“500~1 000∶1”配备专职人员;借鉴以色列经验设图书馆服务中心,整合公益力量破解资源难题,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返乡伴读,推动乡村馆向优质服务转型。3)图书馆的专业优势与赋能作用:赵俊玲教授强调,图书馆界阅读推广学术积淀为行动提供理论支撑,其核心优势在于提供高质量读物、体系化馆藏与自由阅读空间。建议加大青少年阅读行为、阅读疗法及活动评估研究力度,推动成果工具包化,提升实践科学化水平。4)家校社协同的资源精准供给:严贝妮教授剖析当前供给矛盾,明确家校社角色:家庭营造氛围、提供个性化资源;学校开展系统化阅读教育;社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提出建立分级资源池、构建“内循环+外循环”流通网络、用大数据优化资源适配,满足青少年个性化需求。5)学校图书馆的定位回归与发展路径:肖鹏教授指出,学校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事业“三大支柱”之一,对落实青少年读书行动至关重要,却存在事业发展“五个不平衡”、研究话语缺失、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他呼吁将其放回中国图书馆事业中心位置,建议未来研究聚焦明确功能价值等五大议题,以补足全民阅读基础设施短板,助力教育与文化强国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2
柯平, 吴建华, 赵俊玲, 严贝妮, 肖鹏. 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行业回应与思考[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5, 37(8): 4-28.
KE Ping, WU Jianhua, ZHAO Junling, YAN Beini, XIAO Peng. The Industry's Response and Reflections on the Youth and Student Reading Initiative[J].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agriculture, 2025, 37(8):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