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文章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人工智能科学家对科学认识论的挑战
    段伟文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 35 (11): 4-12.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0849
    摘要66)      PDF(pc) (948KB)(98)    收藏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科学家可能给科学认识论带来的挑战。[方法/过程]科学发现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主题,人工智能科学发现的下一步是发展人工智能科学家,即能进行自主和自动化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系统,其研究质量与最优秀的人类科学家的水准无法区分。回顾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相关应用之后,阐述了人工智能科学家最为重要的特征及其研究计划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智能科学家在认识论层面带来两个根本性的改变:人工智能能力跃升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范式嬗变。[结果/结论]对于相关科学认识论问题的讨论需要走出一般的哲学式论辩,面向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科学革命提出了搁置否定性的批评、关注过渡期的难题、动态追踪可能的突破口、寻求更好的类比等4个认识论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数智时代中国古舆图文献的知识化描述框架及其应用场景研究
    张兴旺, 段雪纯, 辛杰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 35 (9): 4-11.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0804
    摘要64)      PDF(pc) (2791KB)(85)    收藏
    [目的/意义]中国古舆图文献记录并承载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文明延续与文化传承的辉煌历程,如何更好地做好其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是当前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在对古舆图文献的文化内涵与重要价值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简单梳理了其数字化研究现状,进而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数智时代中国古舆图文献的知识化描述框架,分别对其关键模块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探索。[结果/结论]本文所提出的知识化描述框架主要包括资源实体、描述对象、知识抽象、舆图表达、舆图展示等关键模块,能为古舆图文献、人、地、时、事、物等关联知识的深度融合提供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长江退捕渔民生计重构:模式、效应及建议
    刘子飞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 34 (10): 4-11.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2-0497
    摘要203)      PDF(pc) (1157KB)(106)    收藏
    [目的/意义]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系统工程,是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行先试,其中渔民生计重构是“退下来”后“稳得住、能致富、见成效”关键和前提。[方法/过程]研究在廓清退捕渔民生计重构的内涵基础上,结合调查的典型案例考察长江退捕渔民生计重构的模式,并进一步评估分析生计重构的效应及其提升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更有效推进渔民生计重构的对策建议。[结论/结果](1)渔民生计重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的全面考察,后者聚焦于生计路径和转产就业,至少包含替代性、适宜性、可持续性等三重含义。(2)渔民生计重构模式可归为政府主导型、渔民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等3类,政府主导型的替代性较高,而适宜性、可持续性相对不足;渔民主导型的替代性、可持续性较高,但适宜性需提升;企业主导型的替代性、适宜性、稳定性均较高,但实践较少。(3)渔民生计重构效应仍需提升,这既有内部也有外部的因素,前者体现于渔民生计资本低的客观约束和再就业意愿不高、政策博弈心理的主观原因,后者主要包括生计供给精准性不高、财政支持有限、自然资源稀缺、社会参与度低等。针对退捕渔民生计重构面临的困境,未来应从协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短期和长期、公平与效率、保护与科学开发等4组关系为切入点,提升退捕渔民生计重构替代性、适宜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