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2-2003年中国科技期刊CSCD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300名排行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429-436. [2] 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JCR影响因子前300名排行[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2):1298-1230. [3] 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JCR被引频次前300名排行[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2):1231-1233. [4] 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出炉-中新网[EB/OL].[2019-4-16].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12-31/5683936.shtml. [5] 任胜利,严谨,祖广安,张玉华.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1):6-9. [6] 辛明红,张淑敏,王燕萍,刘永新.关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若干思考——《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办刊实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1):84-86. [7] 肖唐华,吴克力,王丽芳,郭学兰.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947-949. [8] 金碧辉,Rousseau Ronald.R指数、AR指数:h指数功能扩展的补充指标[J].科学观察,2007(3):1-8. [9] 陈卫静,张宇娥,蔺梅芳. 引文分布视角下期刊评价的P指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7):122-130. [10] 何晓庆,王圣洁,胡琳.Z指数在期刊评价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5):509-514. [11]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1991年中国科技期刊论文引用文献情况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3,4(2):17-20. [12] 中国科技期刊尴尬境地:一流稿件投国外三四流投国内_互联网_中宏网[EB/OL].[2019-4-20].https://www.zhonghongwang.com/show-261-107652-1.html. [13] 陈建龙等主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14]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和使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6):434-437. [15] 毛大胜,周菁菁.参考文献数量与论文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1):34-36. [16] 朱大明. 参考文献的主要作用与论文的创新性评价[J].编辑学报,2004(2):91-92. [17] 俞立平. 学术期刊经典论文的评价指标——经典指数[J].农业图书情报,2019,31(1):35-43. [18] 任胜利,李家林,金碧辉,张玉华.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和被引用情况分析[J].编辑学报,2001,13(5):261-263. [19]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59-68. [20] 苗凌,葛赵青,赵大良,荆树蓉,杜秀杰.中文科技期刊国外影响力的统计与分析[J].编辑学报,2012(6):605-608. [21] 喻思南.中国科技期刊现状:影响因子还不高,缺好稿[N].人民日报,2018-01-2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