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文章

农村老年人信息需求与供给研究——基于山西省太原市C村的田野调查

  • 黄崑 ,
  • 郭琼皓 ,
  • 周辰语 ,
  • 李蕾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李蕾,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Email:

黄崑,教授,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用户信息行为

郭琼皓,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用户信息行为

周辰语,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用户信息行为

收稿日期: 2024-09-17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09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探索式检索过程中用户的情感体验及其影响机理研究”(71974015)

Information Demand and Supply of Rural Elderly: Based on a Field Investigation of Village C,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 Kun HUANG ,
  • Qionghao GUO ,
  • Chenyu ZHOU ,
  • Lei LI
Expand
  • School of Gover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Received date: 2024-09-17

  Online published: 2025-04-09

摘要

[目的/意义] 洞察农村老年人信息需求与供给情况,促进农村地区的养老信息服务,提高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推进乡村振兴。 [方法/过程] 从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信息满足程度以及信息供给服务等角度,对山西省太原市C村109位老年人和两位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问题分析。 [结果/结论] 从信息需求角度看,在低层次信息需求尚未充分满足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对于受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的信息需求程度偏低。高需求高满足的是生理信息需求,高需求低满足类集中在安全和情感信息需求。从信息供给角度来看,作为供给主体的政府部门、社区村委会、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的作用发挥和协同机制有待加强。最后,提出多主体协同的信息需求与供给模型,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

黄崑 , 郭琼皓 , 周辰语 , 李蕾 . 农村老年人信息需求与供给研究——基于山西省太原市C村的田野调查[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 36(11) : 4 -19 .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004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aging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s an issue tha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alient. The considerable migration populations from urban to rural areas has exacerbated the aging process in rural regions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monstrated a commitment to addressing the urban-rural disparity,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enhancing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elderly people in rural areas. However, given the substantial elderly population base, there may also be disparities in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the elderly across region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information demand and supply of elderly people in rural areas, promote elderly care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well-being of elderly people in rural areas, thereb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Methods/Processes] This study conducted survey and interview, investigating the motivations for information seeking, the information sources utilized, the information needs and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obtain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we investigated the information demands of elderly people from five aspects: physiological, safety, emotional, esteem, and self-realization. This study conducted a field survey in C Village,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and collected valid questionnaires from 109 elderly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wo village committee staff members were interviewed, and online information such as government websites was also collected. [Results/Conclusion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ural elderly people primarily obtain information for entertainment and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Rural elderly mainly acquir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personal networks, namely family members, television broadcasts, neighbors, and friends. Nonetheless, the elevated demand and high satisfaction represent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needs, while the high demand and low satisfaction category focuses on safety and emotional information needs. Elderly people are easily constrained by their physical health statu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when seeking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nsufficient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in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serve as impediments to rural elderly people's access to information. Besid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supply, the roles and collaborative mechanism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village committee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families as the primary providers must be reinforced. A model of information demand and supply service for rural elderly people is finally 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subjects. It demonstrates tha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terms of policies, funding, and management. The village committee fulfills a coordinating, monitoring, and service role, while enterprise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serve as supplementary forces for elderly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Families are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upward mobility of elderly information needs.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the role of multiple subjects in addressing information needs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mand but low satisfaction.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improve economic and health levels in response to low demand and low satisfaction of information needs.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the multi-agent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rural elderly people, and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s.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养老形势更加严峻[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21亿,占农村总人口的23.81%,比城镇高出7.99%[2]。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外流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空巢、低收入、慢性病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因此,关注农村老龄化、探索适宜农村的养老服务发展路径至关重要,也迫在眉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尤其要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全国各地区在积极应对老龄化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了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2022年12月30日发布并实施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3],为全国养老服务等相关行业提供了更加科学、统一、权威的评估工具。在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后,乡村全面振兴成为新的发展目标。农村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面临着在生理、安全、社交、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的需要,由此派生出相关信息需求。因此,关注农村老年人的信息需求与供给问题,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养老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一直致力于改善消除城乡差异带来的发展不均衡问题。研究者们从农村老年人的信息需求[4,5]、信息获取行为[6,7]、融入数字化生活的障碍[8,9]、养老服务购买意愿[10]、新技术接纳[11]等角度进行过探讨,并结合乡村振兴背景探索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问题[12]。不过,已有研究较少综合需求、供给两方面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在经济欠发达的山西省太原市C村开展田野调查,从老年人的信息需求动机、需求主题、信息获取方式、困难及满足情况调研需求侧,同时,从村委会、相关政府部门等角度调研供给侧,探讨促进农村老年人信息需求供给适配的对策与建议。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老年人一直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之一。许多学者[13-15]都对老年人健康信息行为研究进行过综述,下面主要梳理近年来老年人信息需求、信息获取行为及其信息服务方面的研究进展。
首先,在老年人的信息需求方面,围绕日常信息需求,针对埃及养老院居住的老人的访谈发现,他们查找和使用最多的信息与身体健康、医疗保健、社会关系、技能学习和娱乐需求有关,喜欢使用口头或非正式来源获取信息[4]。对于中国老年人,对新浪微博上关于老年人健康的话题内容的分析指出,财产安全、疫情防控、饮食消化、新冠疫情、医疗诊治、气候影响、骨骼健康、社会关怀、健康知识、科技助老和视觉障碍11个方面是老年人关心的信息[16]。针对农村老年人,他们关注的信息主要包括饮食卫生常识、子女孙辈信息、医疗保险信息和养老政策信息等[5]。此外,对西非经济共同体地区农民对气候信息服务的需求的研究指出,68%的农民需要气候信息服务,关注气候信息服务的可用性、日常预报、地理定位服务和定制化服务[17]
其次,在老年人的信息行为方面,主要关注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以及采纳与分享的意愿和行为。针对美国老年人,一项访谈21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除医疗保健提供者外,配偶是婚姻或恋爱关系中的老年人健康信息的可靠人际来源。此外,爱好广泛的老年人更有机会从多种来源获得有用的健康信息[18]。针对中国老年人的信息获取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较高的老年人通常具有较强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这使得他们更能够有效地搜索、理解、处理和应用健康相关信息。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影响着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媒介的使用[19],家庭支持是老年人移动互联网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对老年人获取信息质量的提升也有正向影响[20]。在健康信息采纳与分享方面,对法国、匈牙利、意大利和荷兰4个国家的老年人进行了疫苗接种认知和信息需求的跨国家比较研究发现,疫苗相关的副作用、禁忌症和疫苗保护期限等信息影响着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决策行为,老年人倾向于从全科医生处获得相关信息[21]。中国老年人在微信上的健康信息分享行为主要是转发、咨询、回复和发布[22]。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老乡间的同质性和熟悉度能够增强个体间的人际依附,而专业性则是提升信息质量感知的关键因素,健康焦虑则能强化人际依附和信息质量对健康信息采纳意向的正向影响[23]
最后,在老年人信息服务方面,有文献对移动健康技术在COVID-19期间服务于老年人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综述,归纳了该工具在保护老年人安全、加速健康服务提供、降低服务成本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24]。还有研究者对图书馆的老年人服务进行评估[25]、梳理公共图书馆服务开展情况[26],以及面向老年人的微信内容供给问题[27]。针对美国乡村公共图书馆的研究发现,基于视频的锻炼可以增加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水平,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28]
综上可见,已有研究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揭示了老年人群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特点,以及面向老年人的信息服务开展状况。不过,同时兼顾需求和信息服务供给的研究数量还相对有限,因此本研究选取经济欠发达的山西省太原市C村,从老年人的信息需求及信息供给两方面进行调查,提出促进农村老年人信息需求供给体系完善的建议。本研究具体研究问题包括:①老年人获取信息的动机和信息需求内容有何特点?②老年人信息需求的满足情况如何?信息供给服务面临什么困难?③如何促进老年人信息需求供给的效果?

2 研究设计

2.1 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设计了半结构化问卷,内容包括:①信息需求动机,结合前人研究[29,30],归纳出娱乐、适应、社交和学习4类;②信息源,从人际和非人际信息源进行调查[31],前者包括子女孙辈、亲戚、邻居朋友、村委会工作人员 和社会团体或公益组织,后者包括电视广播、手机上网、图书报纸杂志、图书馆、社区文化站或信息宣传栏;③信息需求内容,以分析信息需求的经典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结合老年人信息需求模型[32]和相关文献[33-35],从5个基本维度概括了18项信息需求,如图1所示。同时,请受访老年人对各层次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评价;④信息获取中的困难,为开放题。
图1 老年人信息需求

Fig.1 Information demand of the elderly

2.2 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取山西省太原市C村开展调研。山西省是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显示[36],山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677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C村以粮食、蔬菜种植业和运输业为主要产业,60岁以上老年人口700余人。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包括实地调研获得的问卷数据、访谈数据以及地方政府网站公开信息。为了了解信息需求情况,研究人员在C村村委会广场对60周岁以上、长期在农村居住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征得老年人同意后,由老年人口述,研究人员代填纸质问卷,并对回答进行追问和确认。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的6份问卷,有效回收104份(94.5%)。受访老人中,男性占43.27%,女性占56.73%。年龄在60~65岁、66~70岁、71~75岁3个年龄段的受访者各占25%、27.9%、32.7%,76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4.4%。所调查样本的人口学构成与该村人口情况相符,表明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考虑到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对5户进行了入户面对面访谈。为了了解信息供给情况,研究人员访谈了两位村委会工作人员,了解该村老年人基本情况以及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的信息服务工作。此外,还对该村及其所在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站、公众号等进行网络调研,搜集在信息服务供给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三角证据链,力求收集的数据较为全面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3 数据分析

3.1 信息需求动机

老年人信息需求的4类动机占比如图2所示,未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经济收入的老年人群体间存在差异显著性,可见,这些动机具有普遍共性。
图2 信息需求的动机类型

Fig.2 Types of motivation for information demand

首先,娱乐动机较为突出(95.19%),这与娱乐消遣、消磨时间相关。受访老年人中仅有31.7%与子女同住,绝大多数分开居住,加上子女在外务工,老年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多,然而孤独感促使他们寻找各种方式消磨时间,无论是与亲友邻里聊天还是浏览手机,主要出于消磨时间的目的,寻求情感上的娱乐和慰藉。在获取内容方面,往往没有明确的获取对象、获取目标,这也再次印证了农村老年人多属于低预期的“偶遇”式信息获取,也成为这一群体在当前媒介环境中的新常态[37]
其次,适应动机也较为突出(73.08%),这类动机是出于了解生活周边情况和国家社会的动态、适应环境变化、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的问题需求。例如“现在天天没事干就想了解各家的家长里短,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了解村里发生了什么事,也聊聊国家大事”(#55)。受访老年人半数以上还在务农,因此对农业生产相关信息会有获取的需要,“农民嘛,就看看天气预报,希望风调雨顺,也能根据天气安排农活”(#23)。
再次,社交动机占比47.12%,这类目的与维系和促进人际关系有关。近半数老年人具有与外界积极沟通联络的愿望。例如,“平时在一起就聊周围的事情家长里短的,有时候电视看到或者听说了什么国家新闻就会去跟别人讨论讨论”(#41)。村委会前的广场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的公共场所,不少老年人几乎每天都要去广场与人交流,同时社交媒体应用也为线上交流提供了方便。“平时没事就和我老家姐妹们在家庭群里聊一聊,打个视频电话,没什么事情就是互相了解近况,不见面但也能觉得亲近些”(#77)。
最后,学习动机占比19.23%,在4类动机中选择比例最低,反映出老年人在知识更新和学习方面的动机不高,这与老年人自我认知和身体状况有关,例如“老了就什么都干不了了,看到很多视频教我怎么发短视频,但是讲得太快了,手机上的小字我又看不清,学不会了”(#87)。即使老年人主动获取信息进行学习,出发点多数与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有关,较少出于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渴求。例如,“我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才会问问别人或者查查手机,比如说买肥料啊或者是查食谱,平时生活遇到问题都靠个人直觉和生活经验就能解决了”(#21)。不过,经济收入偏高的老年人与偏低的老年人在学习动机的选择上差异显著(p=0.008**),经济条件更好的老年人对老有所学持有更高的意愿。

3.2 信息需求内容

老年人信息需求的选择情况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老年人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偏低层次。
图3 老年人层次化信息需求的选择频数百分比

Fig.3 Percentage of selection frequency of hierarchical information demand of the elderly

首先,生理层面的信息需求较为突出,96.15%的老年人都对日常生活信息有较高需求。物质生活条件是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基础,农村老年人对于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物价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天气信息等日常信息都具有较高需求,主要服务于农业增产增收,这些信息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老年人对与日常出行有关的出行安全信息也有一定的需求,诸如出行安全知识、交通规则、路线调整等信息。例如“去县城就可以坐209公交车,前年就开始免费了,我经常看公众号发的公交路线”(#1)。老年人身体普遍存在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行走不方便等问题,往往还要负责照料孙辈的生活起居和疾病就医,因此,在基本照料信息服务方面也存在较大需求,以改善生活质量和保障生活安全。
其次,医疗信息需求突出,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和养老政策信息需求较高。老年人非常关注健康问题,也意识到老年生活质量好的前提是身体好。不过,大多数老年人在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之后才更积极地获取疾病相关信息,平时并不会有意识地查询健康养生类信息,这反映出健康信息需求与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成反比关系[38]。同时,老年人对于社区安排的集体体检、医疗宣传等活动具有一定的需求。受访者最关心的政策信息也集中在医保方面,这与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相对较差有关,他们很期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金政策的改革,希望了解更多政策信息,让“老有所医”更加落地。相比而言,老年人对于心理健康、法律方面的需求处于中等水平,“心理没什么不健康的,年纪大了就得看开点”(#13)。可见,老年人在心理健康和法律维权方面向外求助的意识并不高。
再次,老年人的情感信息需求低于前两项需求,不过,仍有4成以上对后代信息和团体娱乐活动信息有需求,反映出老年人在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希望感受到“老有所乐”。情感信息涵盖家庭和社会团体两方面,家庭养老在农村最多见,老年人想要了解子女孙辈的信息,维持与后代更密切的联系,减轻孤独感。但也有老年人表示,在和子女交孙辈流时有代沟,难以顺利进行情感交流。“倒是想多和我孙子们聊聊天,但你都不知道现在小孩玩得想的是什么,他们说的话我也听不懂,人家也懒得给你解释,哎”(#65)。此外,子女外出务工使农村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同时在精神及情感方面的关怀存在一定缺失。因此,亲友邻里的交流是农村老年人在子女陪伴之外最主要的情感交流方式,时间占比上甚至远远超过与子女交流的时间,邻里和社会团体成为老年人获得情感归属和支持的重要来源,因此邻里家长里短、老年团体活动等也受到老年人关注。
最后,农村老年人对受尊重信息和自我实现信息的需求都较低,对娱乐活动的多样化要求不高,对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的热情也较低。这一结果也体现了低层次需求相对满足才会向更高层次需求发展的特点。相对而言,男性的个人发展相关的信息需求高于女性(p=0.002**),这一结果可能与农村地区的社会氛围有关。在许多农村地区,男性通常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劳动力,女性更多地被期望于专注家庭和家务,因此男性更关注能够促进个人经济发展和职业成长的信息,以满足家庭的经济需求和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望。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家庭经济水平显著影响老年人的信息需求,收入高的老年人对自我发展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更高(p=0.005*),可见,家庭经济状况更优越,老年人对高层次的需求会更突出[39]

3.3 信息获取与困难

在信息获取方面,各类信息源的选择人数占比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来源选择人数百分比

Fig.4 Percentage of the elderly accessing sources of information

可以看到,人际信息源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他们最依赖的信息渠道,简单易行且能快速解决问题,但信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其中,最多的是通过和子女孙辈交流获得信息(78.85%)。多数农村老年人会向后代寻求信息,代际反哺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农村家庭之中[40]。其次,朋友邻里(53.85%)和亲戚(44.23%)也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城市社区[41]相比,农村老年人与邻里亲朋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当他们掌握了自认为有意义的信息时,便会积极主动地通过聊天交谈的方式向邻里亲朋传播信息。例如“现在和老太太们聊聊天就什么事情都知道了,我们没事干就喜欢聚在一起聊家长里短”(#31),“有时候人们传的消息也会有错,今年过年前听说村里要给每户发一袋面一桶油,后来没发才知道是假的,也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谣言”(#98)。再次,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是政府政策在地方通知和实施的重要渠道,是老年人获取政府和村集体的相关政策活动等信息的主要来源。村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和微信进行信息发布,也会面对面交流为老年人解决问题。“年纪大了有时候也看不懂、找不到发的信息,广播通知更方便,他们工作人员也基本上在办公室,可以直接去问他们”(#58)。
在非人际信息源方面,电视、广播在老年人中的使用比例最高,仅次于与子女交流的方式。电视广播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能够提供权威、及时的新闻报道,在老年人中的普及率较高,各类新闻节目的时间安排也考虑到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大多会通过电视和广播的新闻来了解国家社会的最新情况。但是,新闻节目多聚焦于宏观政策,对于老年人更关注的本地生活服务信息报道有限。“新闻也只能看国家的大政策,再下到地方上也可能会变的”(#23)。其次,智能手机上网也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主要浏览新闻和视频来消磨时间,较少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例如“看手机各种短视频和小说广告,有很多附近的人发消息,也能看到点社会新闻,刷到就看看,也能知道不少事情”(#32)。但手机查找信息对于老年人来说操作难度较大,许多老年人因技术障碍利用效果有限。“现在都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老年人还上什么网啊,打开抖音有什么看什么就行了”(#93)。另外,通过图书、报纸、杂志以及社区文化站或信息宣传栏等获取信息的老年人占比均不足5%,这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差、文化程度较低以及信息宣传栏的建设不完善有关。
信息获取困难的个人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与信息素养有关,主要体现为不了解信息是否存在、主观上认为信息无法获得、不知道信息获取渠道以及难以分辨信息真伪。例如,“政策都是国家的,老百姓接受就行了,发多少钱就领多少钱,具体的信息我们也知道不了”(#67)。“确实有难获取的信息,像是政策具体实施情况、医疗政策改变这些,不知道网上去哪能查到”(#55)。“看到微信视频说60岁以上老年人火车票可以半价,转发给我孙女但她说这是假的,搞不清楚”(#56)。另一方面,与个人身体状况有关,比如眼睛老花看不清楚、耳背听不清,例如,“就算是村委会给我们开办了图书馆,我的这眼睛也看不清,手机盯久了都会晕”(#5)。

3.4 信息供给服务

根据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结果,以及网络调研情况来看,老年信息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村委会基层组织、相关社会组织及家庭。
从政府部门来看,民政局内设有老龄办,负责承办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和交办的其他事项,收集、整理和上报老龄工作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山西省太原市民政局、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等网站通过政务公开,提供养老政策、医疗保险、低保救济等政策信息。此外,近年来,政府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持续对农村地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对老年人居住地的通道、房间、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作一定调整或修造,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老年人对政府提供养老信息和服务也有了更高的期待[42]。然而,受制于个人信息获取意识与能力不足,以及对于政府办事人员的刻板印象,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的适配还存在错位。
从基层组织来看,村民委员会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解决生活困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村委会通过村集体广播、网格微信群和上门通知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农业市场行情、医疗保险、体检活动、团体活动和社区福利等信息,老年人有需求会直接前往村委会办公室求助。工作人员提到,“平时就是广播和微信群转达上级部门的信息,老年人活动包括每年县医院安排的统一体检、老年人自发组织来村委会广场一起打牌跳舞等,村委会提供物资支持。”该村仅有两位工作人员负责统筹管理老年人各项事务,而老年人则有737人,在服务人力资源配比上相比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要求的“200名老年人:1名社会工作者”的标准[43]存在较大差距。受制于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有限,村委会主要作用就是上传下达和为老人提供娱乐活动的场所,难以定期开展有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
从社会组织来看,在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参与相对不足。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宣讲、法律科普等活动的情况不多,尚未形成常态化机制,且在老年人群中缺乏公信力。此外,由于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农村地区在吸引老年人服务资源方面面临挑战,与城市社区相比,由于支付能力有限、养老基础设施不足,以及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村地区在吸引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此外,在信息传播方面,针对老年人的养老信息推送也存在局限性,传播渠道和内容未能充分适应老年人的需求。例如,针对老年群体的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内容更新频率低、无规律等问题[36]。在家庭中,老年人依赖子女来获取如财务管理、求医问药、技术使用指导等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代际认知偏差、子女时间不足或信息更新速度跟不上等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充分不准确、沟通不畅等问题。尤其是在健康信息代际传播过程中,子代与老年人之间的认知和情感差异影响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果[44],这种差异也加剧了信息沟通的挑战。

4 讨论

4.1 农村老年人信息需求的供给满足分析

根据研究收集的数据,从老年人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与满足程度两方面进行交叉分析,图5显示了18类需求的需求与满足情况。将评价平均分≥3的列为高需求或高满足,评分<3的列为低需求或低满足。
图5 各类信息需求与满足情况

Fig.5 The demand and satisfac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information

图5可知,老年人信息需求及供给情况呈现如下特点。
(1)高需求高满足的信息需求,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这类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出行安全、生活常识等生理信息需求,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安全信息需求,以及后代及亲友邻里情感信息需求。例如,老年人最需要的天气预报、农作物价格和就近出行等信息,大都通过手机新闻和人际交流等渠道都能获得较好满足。在情感信息需求方面,体现为对子女孙辈和邻里活动信息的需求。老年人年纪越大,活动范围越会缩小,而农村最多的就是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更加需要子女孙辈的发展情况、亲友近况以及团体性活动等信息来丰富其老年生活。老年人这些高需求的信息往往可以通过生活经验、邻里聊天、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渠道便利地获得,因此,这些信息的供给较充分。
(2)高需求低满足的信息需求,这是最需要关注和加强供给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安全信息需求、情感信息需求以及工作岗位信息需求。其中,低满足的安全信息需求包括对医疗保健、政策新闻、社会福利、老年人心理健康等信息的需求,低满足的情感信息需求包括对团体娱乐活动信息的需求。有些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增加收入的想法,对工作岗位信息还有较高需求,但是对于合适的再就业机会了解甚少,农村许多需要较强体力的劳动岗位往往对老年人设置了无形的门槛。从供给角度来看,如医疗健康相关的信息,国家针对农村已经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两项制度,提升了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增进了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45],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渠道有限等原因,老年人对这些政策的了解并不充分,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深化宣传内容。在政策兜底基础上,市场和社会组织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信息服务缺乏关注,难以很好地运用政策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提供服务,对文娱活动、基本照料和老年人就业等信息的供给存在缺失。此外,从信息供给的支撑环境来看,农村实体的文化基础设施在适老化信息供给方面仍存在不足。据统计,中国公共图书馆总量逐年增多,但在经济欠发达的乡镇、村级等基层地区,图书馆数量少、分布不均、建设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管理[46],农村老年人难以通过这一学习场所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难以充分享受在线医疗、在线健康咨询等便捷的信息服务。
(3)低需求低满足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受尊重相关和自我实现相关的信息需求,另外还有心理健康和法律保障信息需求,这体现了老年人尚未激活的潜在需求。在受尊重信息需求方面,农村老年人大多表示搞好个人卫生不受人嫌弃即可,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评价没有很高的关注和期待。在自我实现方面,老年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尽管也有人表示想要紧跟社会的脚步,但是限于自己身体条件和农村社会环境限制有心无力。这两类信息的需求程度低,从侧面也反映出,老年人对低层次信息需求的满足还不够充分。同时,这类信息的需求程度低也与外部条件不完善有关,如尚未建立村图书馆,村委会社区人员和经费有限,难以为老年人组织技能学习、文化交流类的活动。此外,这类需求不高也与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及农村氛围有关,农村老年人不太能意识到、也并不太愿意在遇到纠纷问题、情绪问题时寻求法律援助或心理咨询援助。

4.2 促进农村老年人信息需求供给的对策

结合前述调研结果,为农村老年群体提供基本养老保障、满足其多层次信息需求,需要政府、社区(基层村委会)、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主体进行协同。因此,本研究提出如图6所示的信息供给模型。总体来说,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保障和兜底作用[47],村委会起到协调、监测和服务的作用,企业和社会组织是农村地区老年人服务的补充力量,家庭是促进老年人信息需求得以向上跃层的重要支持。
图6 多主体协同的信息需求与供给模型

Fig.6 Information demand and supply modeling with multi-subject collaboration

针对老年人高需求低满足的安全和情感信息需求,可以进一步加强信息供给的规模化、规范化和精准性。第一,从政府部门角度,通过政策工具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环境和信息服务水平提升[48],如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地区建立老年人信息服务中心,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情感支持服务。同时,通过政策激励和扶持,激发企业、养老机构、社会非营利组织及个人的积极性,支持和引入慈善力量开展养老公益,到乡村进行老年人安全知识科普,满足老年人的安全信息需求。加强对村委会基层的领导,加强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从硬件上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服务设施,如适老化图书馆、数字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娱乐和交流的场所,提高服务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第二,从村委会角度,发挥基层组织优势,在信息传播中增加语音播报、大字版宣传册等适老化服务,如采取提供宣传图册或分层次的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政策的宣讲,降低老年人因身体障碍而产生的信息获取困难。同时,在吸引社会组织方面,可以加大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建立联络,举办定期的农村公益行活动,帮助老年人解答问题,传递政策、健康及法律等方面的信息。第三,从社会组织角度,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在构建农村治理新格局中的作用[49]。企业可以因地制宜开发适老化服务[50],社会组织举办“乡村公益日”等活动,提供健康检查、法律咨询等服务,促进社会志愿者与老年人的积极互动。通过针对性地设计和运作项目,提升项目的可持续性与可复制性,确保对农村地区老年人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51]。第四,从家庭角度,家庭成员对老年人健康与精神状况的关注,通过代际反哺的信息交流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对更高层次需求的关注。
对于老年人低需求低满足的受尊重和自我实现信息需求,可以通过逐步引导进行潜在需求的激活。制约老年人这类高层次需求的主要瓶颈在于经济水平和身体状况。身体机能的老化,以及看病治疗带来的医疗负担,制约着老年人对于高层次信息的需求。老年人整体的收入相比城市老年人仍有较大差距[52]。因此,在提升经济水平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发挥协同作用,因地制宜建立乡村老年人交流中心,开展农业技术宣传交流活动,支持当地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和老年人手工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础。村委会还可以充分利用村集体耕地,通过直营、委托管理和出租等多元化途径招商引资,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利用所得收益增加用于农村养老信息服务的投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和信息支持[53],提高他们获取高层次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可以组织“老年文化节”,或设立“老年人才艺大赛”,展示老年人的手工艺品和农业成果,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和自我价值感,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在提升健康水平方面,多措并举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提升[54]。政府部门起到监测、推广作用,村委会做好宣传工作,吸引社会组织进行义诊等活动,加强“健康中国”战略在农村地区的落地,综合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综合健康水平。同时,家庭成员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和精神关怀,促进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此外,发动年轻志愿者,组织面向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动,针对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组织开展讲座、读书会、文艺演出等[55]。同时,畅通周边文化表演、村庄历史文化等各类文化娱乐信息,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对于强化文化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多元主体信息供给服务中,需要建立政府、村委会、社会组织和家庭的联动机制,明确“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参与主体”[56],确保信息供给的协同性和连贯性。面向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多经济生产之外的信息内容供给项目,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优化项目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增进农村老年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生活质量,缩小城乡信息服务差距。

5 结语

本研究在积极应对老龄化背景下探讨农村老年人的信息需求和供给问题。通过对山西省C村的田野调查,可以看到,从老年人的信息需求角度来看,高需求高满足类信息需求集中在生理相关信息需求,高需求低满足类信息需求集中在安全和情感相关的信息需求。在低层次信息需求尚未充分满足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对于受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程度偏低。从面向老年人信息的供给来看,政府部门、村委会、社会组织和家庭是农村老年人信息供给的主要主体,在供给信息的充分性、精准性、适老化等方面都存在提升空间。因此,本研究构建了多主体协同的信息需求与供给服务模型,提出提升老年人信息需求满足的建议,为助力实现“五个老有”目标提供参考。
本研究不足主要包括:调研规模有限,仅选取中部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进行个案研究,后续研究中还可以拓展调研范围。本研究调研对象大多数为行动相对自由的老年人,对于失能失智等弱势的老年人群体尚未深入调研。
对于进一步研究,可重点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数字助老活动、老年大学课程以及家庭成员的“数字反哺”,提升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从技术层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信息服务。通过智能平台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推动智慧养老发展。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并鼓励企业开发适老化智能产品,优化产品界面和操作流程,提升老年人使用体验。进一步加强对特定老年人群体的深入研究,促进精准帮扶,让更多农村老年人共享乡村振兴红利。
1
法治日报. 医疗服务供给有短板 养老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农村养老困境亟待破局[EB/OL]. [2024-06-12].

2
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 [2021-05-11].

3
中国政府网. 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EB/OL]. [2023-01-18].

4
MANSOUR E. The information needs and behaviour of the Egyptian elderly living in care homes: An exploratory study[J]. IFLA journal, 2021, 47(4): 548-558.

5
郭明蓉, 冯春, 陈莉. 乡镇老年人健康养老信息需求及获取途径调查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 5(16): 35-40.

GUO M R, FENG C, CHEN 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needs and access channels of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villages and towns[J]. Smart healthcare, 2019, 5(16): 35-40.

6
韩正彪, 戚景琳, 王云辉. 网络信息搜寻对农村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OL]. 情报科学, 2024: 1-19.

HAN Z B, QI J L, WANG Y H.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search on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the rural elderly[J/OL]. Information science, 2024: 1-19.

7
吴迪, 向菲, 彭咏杰. 代际支持视角下农村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利用行为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4(2): 34-43.

WU D, XIANG F, PENG Y J. Utilization behavior of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among rural elderly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J]. Digital library forum, 2024(2): 34-43.

8
万馨. 弥合接入沟: 农村老年人数字阅读接入主体性困境及破解路径: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4(6): 32-42.

WAN X. Bridging the access gap: Subjectivity dilemma and cracking paths of digital reading access for rural elderly: Exploratory analysis based on rooting theory[J]. Library work and study, 2024(6): 32-42.

9
崔钰鹏, 何有世. 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48-60.

CUI Y P, HE Y S. Impact of digital divide on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rural older adults[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4, 23(3): 48-60.

10
马琦峰, 陈鹤, 杜鹏. 城乡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解[J/OL]. 社会保障研究, 2024: 1-13.

MA Q F, CHEN H, DU P. Willingness to buy home car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ecomposition[J/OL].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24: 1-13.

11
黄婷, 于恩洋. 从“老适技术”到“技术适老”: 适老化视域下代际数字鸿沟的纾解之道[J/OL]. 图书馆, 2024: 1-9.

HUANG T, YU E Y. From "adapting to technology" to "adapting to technology": A solution to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gital div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ing to aging[J/OL]. Library, 2024: 1-9.

12
朱浩.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及其实现路径[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9(1): 180-195.

ZHU H. The driving factors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rural old-age service mode and the path to realiz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vitalization[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22, 39(1): 180-195.

13
李一喆, 吴丹. 国外老年人信息行为研究综述[J]. 新世纪图书馆, 2014(9): 92-95.

LI Y Z, WU D. A review of foreign studies on the older adults' information behavior[J]. New century library, 2014(9): 92-95.

14
高冰洁, 张宁. 老年人在线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前沿展望[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6): 9-16, 77.

GAO B J, ZHANG N.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s of the elderly[J]. Research on library science, 2020(6): 9-16, 77.

15
高国伟, 张珊珊, 于佳岚. 主题差异化视角下老年人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综述[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7): 34-49.

GAO G W, ZHANG S S, YU J L. A review of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s of older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pic differentiation[J].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agriculture, 2024, 36(7): 34-49.

16
高春玲, 姜莉媛, 董天宇. 基于BERTopic模型的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主题演化研究——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J]. 情报科学, 2024, 42(4): 111-118.

GAO C L, JIANG L Y, DONG T Y. The matic evolu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needs in the elderly based on BERTopic model[J]. Information science, 2024, 42(4): 111-118.

17
OUEDRAOGO A, EGYIR I S, OUEDRAOGO M, et al. Farmers' demand for climate information services: A systematic review[J]. Sustainability, 2022, 14(15): 9025.

18
CHOI W. Older adults'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everyday life settings[J].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019, 41(4): 100983.

19
李成波, 陈静凌. 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对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 基于我国西部地区三省市的问卷调查分析[J]. 人口与发展, 2020, 26(2): 49-59.

LI C B, CHEN J L.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hannels on older urban adults'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Evidence from questionnaires of three cities in western China[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 26(2): 49-59.

20
XIONG J, ZUO M Y. How does family support work when older adults obtain information from mobile Internet?[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2019, 32(6): 1496-1516.

21
WENNEKES M D, EILERS R, CAPUTO A, et al. Focus group study on perceptions and information needs regarding vaccines targeting the older population: 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J]. GeroScience, 2023, 45(2): 871-887.

22
WANG W, ZHUANG X, SHAO P. Exploring health information sharing behavior of Chinese elderly adults on WeChat[J]. Healthcare, 2020, 8(3): 207.

23
谢兴政. 随迁农村中老年人微信健康信息采纳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 新闻大学, 2023(12): 75-87, 119.

XIE X Z. Predictors of adopting WeChat health information among migrant senior citizens from rural regions[J]. Journalism research, 2023(12): 75-87, 119.

24
ABBASPUR-BEHBAHANI S, MONAGHESH E, HAJIZADEH A, et al. Application of mobile health to support the elderly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A systematic review[J]. Health policy and technology, 2022, 11(1): 100595.

25
BENNETT-KAPUSNIAK R. Older adults and the public library: The impact of the boomer generation[J].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2013, 32(3): 204-222.

26
刘一鸣, 朱萍萍. 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策略研究[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2, 31(1): 84-94.

LIU Y M, ZHU P P. Research on 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 strategy for the elderly in public library[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2022, 31(1): 84-94.

27
姚劲松. 我国老年人微信阅读的内容供给现状与优化策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41(4): 150-154.

YAO J 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content supply of WeChat reading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J].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20, 41(4): 150-154.

28
LENSTRA N, OGUZ F. Physical and social health at the library: Studying small and rural public libraries as venues for group fitness among older adults[J]. Proceeding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57(1): e211.

29
王文韬, 谢阳群, 张家年. 关于信息需求动机的“溯源”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14, 35(6): 39-43.

WANG W T, XIE Y Q, ZHANG J N. Traceability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needs motivation[J].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ervices, 2014, 35(6): 39-43.

30
桂学文, 王中尧, 桂恒, 等. 我国农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现状调查及分析[J]. 情报科学, 2016, 34(3): 66-70.

GUI X W, WANG Z Y, GUI H, et al. Study on status of rural residents' information demand and behavior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in China[J]. 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34(3): 66-70.

31
王芳, 张鑫, 翟羽佳. 国内外信息源选择研究述评及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 43(2): 96-116.

WANG F, ZHANG X, ZHAI Y J. A review on information source selection and an integrated conceptual model[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17, 43(2): 96-116.

32
左美云, 刘勍勍, 刘方. 老年人信息需求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管理评论, 2009, 21(10): 70-77.

ZUO M Y, LIU Q Q, LIU F. Study on the model of the elderly's information needs: Design and application[J]. Management review, 2009, 21(10): 70-77.

33
郭颖, 付卫亚男, 夏南强. 武汉市城市社区老年人信息需求与获取途径调查分析[J]. 现代情报, 2015, 35(10): 97-103.

GUO Y, FU W, XIA N Q.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information demand and path of the aged people in Wuhan urban community[J].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2015, 35(10): 97-103.

34
龙鑫, 沙莎, 郭清, 等.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 2024, 40(4): 326-329.

LONG X, SHA S, GUO Q, et al. A study on health care needs of the elderly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2024, 40(4): 326-329.

35
宋筱璇, 王敏然, 高一超, 等. 中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与行为交互特征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 35(6): 60-71.

SONG X X, WANG M R, GAO Y C,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 information demand and behavior interaction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J].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agriculture, 2023, 35(6): 60-71.

36
国家统计局. 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EB/OL]. [2024-01-17].

37
熊皇, 梁亦昆. 与信息偶遇: 媒介化社会中乡村老年群体的在线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 44(12): 38-47.

XIONG H, LIANG Y K. Encounter with information: A study on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behavior of rural elderly groups in media society[J]. Modern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2022, 44(12): 38-47.

38
CHAPPELL N L. Informal support networks among the elderly[J]. Research on aging, 1983, 5(1): 77-99.

39
娄冬, 娄策群.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老年人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8, 62(7): 88-95.

LOU D, LOU C Q.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lderly information needs based on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8, 62(7): 88-95.

40
张大伟, 谢兴政. 代际反哺: 农村中老年人信息寻求行为形成机制探索: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的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15): 194-203.

ZHANG D W, XIE X Z.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rural areas[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20, 64(15): 194-203.

41
孙健.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陌生化困境的路径选择[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 31(4): 22-25.

SUN J. The dilemma of alienation-oriented neighbor relationship in urban community[J].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2010, 31(4): 22-25.

42
凌文豪, 郝一潼. 老年人对政府养老责任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 2022(1): 14-25.

LING W H, HAO Y T. Research on the cognition of the elderly on the government's eldercare responsib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J]. Social security studies, 2022(1): 14-25.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EB/OL]. [2021-12-30].

44
公文, 欧阳霞. 认知偏向与传播困境:老年人代际健康信息传播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42(6): 192-198.

GONG W, OUYANG X. Cognitive bias and communication dilemmas: Intergener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the elderly[J].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42(6): 192-198.

45
金燕华, 刘昌平, 汪连杰.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吗: 基于医疗、健康与经济三维视角的政策绩效评估[J]. 社会保障研究, 2023(3): 54-68.

JIN Y H, LIU C P, WANG L J. Ha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medical insurance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rural residents: A polic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edical care, health, and economy[J]. Social security studies, 2023(3): 54-68.

46
张书增. 补齐公共图书馆发展短板[EB/OL]. [2023-01-11].

47
班涛. 社区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转型期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探讨与完善对策[J]. 农村经济, 2017(5): 91-96.

BAN T. Community-oriented and multi-subjects' collaborative participation: Discussion on the path of rural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ement[J]. Rural economy, 2017(5): 91-96.

48
李静. 贫困地区对农信息传播有效性研究: 对贵州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J]. 图书馆论坛, 2016, 36(11): 1-9.

LI J.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o farmers in the poor areas: An investigation of state-level poverty counties in Guizhou Province[J]. Library tribune, 2016, 36(11): 1-9.

49
双艳珍. 重构社会资本: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一个分析视角[J]. 理论学刊, 2023(1): 153-162.

SHUANG Y Z. Reconstructing social capital: An analytical perspective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participating in rural old-age services[J]. Theory journal, 2023(1): 153-162.

50
娄冬, 娄策群.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老年人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8, 62(7): 88-95.

LOU D, LOU C Q.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lderly information needs based on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8, 62(7): 88-95.

51
李鸿渊. 嵌入式养老: 农村地区农民集中养老新模式探索[J]. 行政管理改革, 2021, 6(6): 83-90.

LI H Y. Embedded pension: A new mode of centralized pension for farmers in rural areas[J]. Administration reform, 2021, 6(6): 83-90.

52
黄宗晔, 赵晶晶. 如何享有平等的晚年?: 养老金与老年人的城乡收入差距[J]. 人口与经济, 2022(2): 74-86.

HUANG Z Y, ZHAO J J. How to enjoy equal old age?: Pension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 of the elders[J]. Population & economics, 2022(2): 74-86.

53
龙玉其. 乡村振兴助力农村养老: 现实驱动、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J/OL].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4: 1-11.

LONG Y Q. Rural revitalization helps rural pension: Realistic drive, mechanism and realization path[J/OL].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24: 1-11.

54
王月莹. 农村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偏低的原因探析及其提升策略[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2): 81-93.

WANG Y Y. Exploring the causes of low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among rural middle-aged and elderly adults and its improvement strategies[J].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agriculture, 2024, 36(2): 81-93.

55
段雨.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多维检视: 价值、困境与路径[J]. 图书馆, 2024(3): 55-62.

DUAN Y. Multidimensional review of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Values, dilemmas and paths[J]. Library, 2024(3): 55-62.

56
洪闯, 李中明, 徐金藤. 我国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政策量化研究与启示: 基于“工具-目标-主体”三维分析框架[J]. 现代情报, 2024, 44(8): 99-109.

HONG C, LI Z M, XU J T.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enlightenment of 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tool- objective-subject"[J].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2024, 44(8): 99-109.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