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琳琳.3篇中国论文再遭施普林格撤稿[N/OL].[2017-06-08].http://epaper.ynet.com/html/ 2017-06/03/content251283.htm? div=-1. [2] 赵永新.捍卫真实就是捍卫科学的生命[N/OL].[2017-06-08].http://opinion.people.com.cn/n1/ 2017/0424/c100329230007.html?from=groupmessage.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EB/OL].[2017-06-08].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88/16%20753578.html. [4] 毛鸿艳.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分析初审稿件及学术不端防范措施[J].甘肃科学学报,2017,29(2):150. [5] 张宏,程建霞,王小唯,等.学术不端现象分析及期刊编辑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10,22(1):52. [6] 袁源. 职教类期刊编辑在学术不端若干问题中的作用与应对[J].采写编,2016,(3):76. [7] 张小强,赵大良.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11,23(5):377. [8] 余筱瑶. 学位论文再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探析:基于学术期刊编辑的视角[J].出版广角,2015,(1):92. [9] 吴昔昔,贾建敏,吴健敏,等.低重复率稿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与防范[J].编辑学报,2016,28(3):266. [10] 陆宜新. 学术不端检测中的隐性重复现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52. [11] 刘彦超,李志.高校学术期刊应对学术道德失范对策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6,(9):42. [12] 黄萍,罗彦卿,陈强,等.浅议科技期刊编辑应对学术不端的对策[J].编辑学报,2013,25(Sup.1):S54. [13] 荣曼,董海原.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医学论文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215. [14] 于伯章. 伪审稿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283. [15] 张辉玲,白雪娜,崔建勋,等.学术不端文献的发表追溯及防范对策:基于185篇疑似学术不端文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691. [16] 严家高. 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遏制学术不端的审稿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9):38. [17] 谢小瑶,叶继元.高校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双重困境与制度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53(4):70. [18] 霍振响,屈李纯.科技论文中值得推敲的数据[J].编辑学报,2016,28(5):439. [19] 徐玲英. 国际期刊大规模撤稿对中国期刊的启示[J].编辑之友,2017(6):31. [20] 万苏春. 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治理研究:以2010—2016年国内学界文献研究为综述对象[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4):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