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章豹,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6-60. [2]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我国重点高等院校科学计量多项指标排序及其分析[J].学会,1990,(2):9-12. [3] 余小波,郑恩,杨召君.我国大学社会评价发展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3,(4):109-112. [4] 李冬琴,李靖华,吴晓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4):378-384. [5] 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1):31-35,39. [6] 徐小洲,梅伟惠.创新时代的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24-28. [7] 武书连,吕嘉,郭石林.1997-2010中国大学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2010. [8] 网大官网[EB/OL].[2016].http://v.netbig.com/. [9] 钱玲飞,邓三鸿,杨建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综合指标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27-232. [10] 梁燕,耿燕,林玉伟,李相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5):194-196. [11] 李永宁,赵炳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省地方高校创新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4):70-72,75. [12] 刘举,刘云,曾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综合大学创新力指标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111-114. [13] 郑卫北,庄炜玮,焦振霞.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高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50-53. [14] 敖慧.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6):169-171,189. [15] 蓝祥龙,谢南斌.基于AHP/DEA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4-120. [16] 韩晓明,王洪燕.基于熵值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78,84. [17] 杨昕.我国医科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 [18] 戚湧,李千目.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测度研究[J].科研管理,2007,(S1):1-6. [19] 孙宏利.基于学科建设模式的航海类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20] 廖文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21] 王理峰.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36-37. [22] 高顺成.纺织服装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2):23-26. [23] 王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