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Agriculture ›› 2024, Vol. 36 ›› Issue (6): 88-101.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0560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Chunyan LIU1, Tong ZHOU2
CLC Number:
| 1 | 徐锐. 高校图书馆面向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 2021, 41(12): 134-137. | 
|  | |
| 2 | 周湘智.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出场逻辑、运作机理与基本范式[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15): 51-60. | 
|  | |
| 3 | 朱波, 张姝末. 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机制研究[J]. 图书馆学刊, 2019, 41(9): 80-83, 87. | 
|  | |
| 4 | 蔡蓉英. 新型智库服务政府决策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9, 4(4): 29-37. | 
|  | |
| 5 | 李珗, 王宏起, 李长云. 云环境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智慧服务研究[J]. 学习与探索, 2015(7): 112-115. | 
|  | |
| 6 | 李强. 面向应急管理的图书馆新型智库智慧化服务模式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22, 39(21): 28-30. | 
|  | |
| 7 | 李永先, 杨婷婷. 大数据环境下新型智库智慧服务体系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26): 142-144. | 
|  | |
| 8 | 白阳, 张心怡. 汇聚想法: 数据驱动下的智库协同创新服务模式研究[J]. 情报科学, 2018, 36(7): 23-29. | 
|  | |
| 9 | 张心源, 赵蓉英, 邱均平. 面向决策的美国一流智库智慧产品生产流程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2(2): 132-138. | 
|  | |
| 10 | 潘苏楠, 李北伟. 基于知识管理的地方智库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20, 41(2): 106-112. | 
|  | |
| 11 | 胡昌平, 晏浩. 知识管理活动创新性研究之协同知识管理[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33(3): 95-97. | 
|  | |
| China, 2007, 33(3): 95-97. | |
| 12 | 王兴鹏, 崔明家. 面向多主体的应急知识协同管理体系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24): 192-197. | 
|  | |
|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20, 40(24): 192-197. | |
| 13 | 吴金玉, 胡斌, 杨坤. 技术创新网络的一个知识协同模型: 共生理论与协同学的融合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4): 85-91. | 
|  | |
| search, 2019, 39(4): 85-91. | |
| 14 | 林晓欣. 信息组织4.0时代智慧化知识组织的知识协同服务[J]. 图书馆, 2021(2): 63-68. | 
|  | |
| 15 | 储节旺, 李振延. 图书馆大数据知识生态系统特征及构成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 45(2): 35-42. | 
|  | |
| 16 | 朱鹏. 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 高教探索, 2013(3): 15-18. | 
|  | |
| 17 | 全利平, 蒋晓阳. 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9): 15-19. | 
|  | |
| 18 | 宋姗姗, 季婉婧, 王金平. 智库知识协同体系构建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2(4): 67-72. | 
|  | |
| 19 | 陈静, 曾德明, 欧阳晓平. 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J]. 系统管理学报, 2021, 30(4): 631-642. | 
|  | |
| 20 | 何郁冰, 邹雅颖, 左霖锋. 技术多元化、组织间知识协同与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关系[J]. 技术经济, 2021, 40(6): 47-58. | 
|  | |
| 21 | 胡玮玮, 温廼. 知识转移能力体系的构建及其验证[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8(4): 49-57. | 
|  | |
| 22 | 宋伟, 张华伦, 曹镇东, 等. 知识流动视角下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历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 33(14): 6-9, 23. | 
|  | |
| 23 | 廖先玲, 陈颖, 姜秀娟, 等. 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模型构建及其网络结构研究——知识流动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8): 210-217. | 
|  | |
| 24 | 陈帅.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风险及规避[J]. 科技管理研究, 2005, 25(7): 136-138. | 
|  | |
| 25 | 朝乐门. Web2.0在组织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10(2): 49-52. | 
|  | |
| 26 | 李颖明, 王晓莞, 田园, 等. 基于双螺旋理论的智库项目管理研 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12): 1482-1489. | 
|  | |
| 27 | 王文华, 张卓, 蔡瑞林. 开放式创新组织间协同管理影响知识协同效应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5): 38-48. | 
|  | |
| inter-organizational synergy management with open innovation[J]. R&D management, 2018, 30(5): 38-48. | |
| 28 | 孟添天, 柴菁敏, 郑敏钰. 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作用和主观关系体验的调节作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2(4): 41-45. | 
|  | |
| 29 | 赵文丽, 叶广宇, 闫妍. 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知识能力形成与提升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31-141. | 
|  | |
| 30 | 张振鹏. 企业管理创新影响因素与过程机制:研究综述及整合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20): 154-160. | 
|  | |
| 31 | 黄晓斌, 张明鑫. 新技术环境下的智库情报服务创新研究[J]. 图 书与情报, 2020(1): 112-119. | 
|  | |
| 32 | 安萌.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7(1): 79-82. | 
|  | |
| 33 | 张志强, 苏娜. 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 1(1): 9-23. | 
|  | 
| [1] | SUN Lili, WANG WeiJie, SHENG Jiefei.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ientific Data Value Increment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J].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Agriculture, 2023, 35(9): 28-42. | 
| [2] | LIU Li.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and Dynamic Simulation Research on Resources Utilization [J]. Agricultur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2019, 31(3): 65-74. | 
| [3] | WANG Qi, LI Gang. Research on innovation culture of think tanks——From the Experience of NORC [J]. , 2018, 30(1): 6-11. | 
| [4] | GAO Yingying, ZHANG Jing,SUN Chao. Discussion on the Patent Information Service Mode of University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J]. , 2017, 29(5): 164-16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