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目录文章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5 Vol.37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DeepSeek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模型、模式创新与重要启示
    张兴旺, 李洁, 李思凡, 王小培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5, 37 (1): 4-16.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140
    摘要90)   HTML11)    PDF(pc) (718KB)(207)    收藏

    [目的/意义]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技术为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方法,对其如何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研究,是当前图书馆领域值得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 [方法/过程] 在简要回顾DeepSeek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融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DeepSeek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模型,对相应的5种主要赋能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重要启示进行了剖析。 [结果/结论] DeepSeek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模型主要包括技术赋能、业务赋能、用户赋能与生态赋能等4个核心维度,并从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分析、知识重组与知识利用等5个方面对其服务创新产生影响,同时可能会带来大模型安全、知识产权风险、知识幻觉、信息茧房等诸多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员向提示词馆员转型探索
    孙丽娟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5, 37 (1): 17-32.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053
    摘要53)   HTML10)    PDF(pc) (709KB)(92)    收藏

    [目的/意义] 构建提示词馆员的理论框架,明确其概念、职能范围、工作流程和核心能力,并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探讨图书馆员向其转型的合理性和价值。通过构建转型路径,为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员转型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指导。 [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调研法,对国内公共图书馆网络影响力排行榜排名前30的图书馆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公共图书馆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现状,归纳馆员转型过程中的主要挑战。 [结果/结论] 基于提示词馆员的理论框架和转型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具体转型实现路径,包括提示词馆员专职化、“三阶跃迁式”馆员能力培养模式、健全智慧化服务顶层设计、建设多模态资源服务平台、AI伦理考量和跨学科合作,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员向提示词馆员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移动健康APP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与关联路径研究
    是沁, 谢靖, 吴尚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5, 37 (1): 33-46.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752
    摘要29)   HTML3)    PDF(pc) (846KB)(44)    收藏

    [目的/意义] 旨在厘清移动健康APP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层次关系及关联路径,为移动健康APP良性发展提供可行参考建议,助推健康中国与智慧医疗建设。 [方法/过程] 使用扎根理论从移动健康APP负面评论中归纳出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与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分析、验证各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及作用路径。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移动健康APP用户满意度受医生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系统质量、信息质量、交易质量、感知价值、感知风险、感知成本8个维度共23项因素影响,利用ISM模型,将23个影响因素分成顶层、中层、底层3个层次,根据MICMAC将影响因素分成了独立、自治、依赖3个影响因素群。研究结果为移动健康APP提升用户体验、优化服务质量和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对策与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面向AIGC应用的高校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罗国锋, 易童, 闫舟舟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5, 37 (1): 47-58.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013
    摘要30)   HTML5)    PDF(pc) (628KB)(38)    收藏

    [目的/意义] 随着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影响加深,培养和提升学生应用AIGC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是当下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研究旨在探索面向AIGC应用的高校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批判性认知和应用AIGC的能力,也为高校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章综述了面向AIGC应用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现状,并基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高校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国内外相关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发展政策、指导意见,从AIGC应用知识、AIGC应用技能、AIGC应用伦理3个层面构建面向AIGC应用的高校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同时,基于IFLA《图书馆应对人工智能的战略响应》要求、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不足,建议从教育内容整合、教育团队建设、教育模式开发、教育体系优化等方面保障和实施AIGC应用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 [结果/结论] 面向AIGC应用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对培养和提升学生面向AIGC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高校图书馆要觉醒责任担当,积极审视和应对面向AIGC应用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要求,创新和拓展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习得应用AIGC所需的新信息素养能力。同时,高校图书馆也要保持AIGC应用视域下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持续更新,并勇于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培养和提升学生应用AIGC的信息素养,助力学生科学、正确、规范地使用AIGC,实现终生学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美国公共访问政策下科学数据共享现状分析及启示
    刘婧琢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5, 37 (1): 59-74.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035
    摘要30)   HTML4)    PDF(pc) (1293KB)(38)    收藏

    [目的/意义] 公共访问政策对提高开放意识、促进科学进步、推动创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国外科学数据共享现状可以为中国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实践和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文献分析法,通过对RADS计划第一阶段系列报告及资料进行解读,全面了解公共访问政策下美国学术机构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全生命周期活动组成、服务内容及实施成本,分析活动特点与现实问题。 [结果/结论] 在总结RADS计划成功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对中国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开展提出推动逐级落实,强调公众参与;统筹协调发展,优化成本效益;培育数据素养,重视用户反馈;聚焦公共访问,构建核心集群的建设思路及提质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新时代推进农民信息素养教育高质量化的多元主体行为策略研究
    张超民, 李景成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5, 37 (1): 75-85.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42
    摘要102)   HTML8)    PDF(pc) (790KB)(107)    收藏

    [目的/意义] 农民信息素养教育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农民信息素养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助力,发挥其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优化、乡村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过程] 选取安徽省S市3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数据显示当前农民群体仍存在信息知识匮乏、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贫困等难题。 [结果/结论]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以农民为主体围绕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设、空间打造、师资培育等方面来增加农民信息知识、塑造农民信息意识和提升农民信息能力,进而为数字乡村的建设提供助力,实现乡村的创新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信息生态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机理研究
    游鸽, 李洁琳, 张帆顺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5, 37 (1): 86-99.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5-0084
    摘要37)   HTML4)    PDF(pc) (1277KB)(38)    收藏

    [目的/意义] 突发公共事件极易触发网络舆情,造成公众恐慌,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机理能够为防范化解网络舆情风险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政府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精度和效率。 [方法/过程] 本文从信息生态的视角出发,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2020—2022年50个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热度进行分析,探究了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信息技术等4个前因条件的要素组态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的影响机制。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事件热度峰值、网民关注度、意见领袖传播力是网络舆情热度生成的核心条件,单个因素不构成舆情生成的必要条件,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虽然不是高热度舆情生成的必要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推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支撑数据标注产业发展
    曾建勋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5, 37 (1): 100-101.  
    摘要28)   HTML0)    PDF(pc) (348KB)(54)    收藏
    2024 年12 月2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 年,数据标注产业的专业化、智能化及科技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产业规模大幅跃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将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型数据标注企业,打造一批产学研用联动的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成效明显、特色鲜明的数据标注基地。数据标注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分类、标记、注释、质检等专业化数据治理活动,无论是文本、图像、语音还是视频,只有经标注后,才能从杂乱无章的信息转变为有序且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可供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燃料”。作为连接原始数据与智能算法的桥梁,数据标注产业成为建设高质量数据集的关键,是数据要素化的重要环节,数据标注质量直接决定大模型的性能和应用效果。然而,数据标注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物,情报学作为研究文献信息表示、获取、处理、传递和利用方法和规律的学科,一直专注于探索信息组织、信息标引、主题分类、实体识别、信息生成和信息分析等,在人工智能快速应用于各行各业,数据标注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下,情报学更应为国家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方法、技术、模型、工具和人才支撑,从文献信息扩展至大数据领域,提升数据管理整体核心能力,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应用场景优势,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彰显情报学在数智时代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