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笔谈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回应与思考
    夏义堃, 蒋洁, 张夏恒, 王建冬, 周文杰, 杨新涯, 李阳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 (1): 4-32.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1101
    摘要17)      PDF(pc) (5126KB)(4)    收藏
    作为高级化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了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的跃升,也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内涵特征、发展路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此本刊邀请了7位专家组织了本次笔谈。1)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的逻辑与路径:深入探讨了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内涵特征,分析了高质量数据资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提出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需践行创新、协同、开放、可信和可持续的建设理念,遵循观念创新、模式创新、结构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建设策略,从而全面提升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2)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呈现出深刻的辩证关系,在相辅相成的螺旋式上升中加速开拓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揭示了数据要素赋能新型优质生产能力及其要素发展的主要路径与关键保障,指出应以人机协同、普惠共享、绿色智能为目标拓展新质生产能力与生产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推进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数据确权:数据从技术、要素与产业维度都能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出发挥数据要素对新质生产力乘数效应会涉及众多维度、层面及阶段,其中极为重要且基础的则是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总结出构建契合数据特征及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财产权理论、加快厘清数据确权的类型及范围、完善数据确权配套制度等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举措。4)以中国式数字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加快推动中国式数字化,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又是新形势下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筑牢我国非对称竞争优势的核心抓手。提出了在我国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中,信息资源管理行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责任。5)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面对社会深刻的数智化转型,公共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发挥在数字经济领域赋能于民众的潜能,使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成为数据市场化的积极参与者,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利用和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并通过开放获取和数字化服务使其更为开放。6)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学图书馆的智慧化变革:作为推动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大学图书馆更应着力于如何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对于新质生产力的3个关键词的理解,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技术环境及其适用性分析,并提出重新认识和实现图书馆智慧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7)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支撑: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角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理念兴起下学科“有所为”的诸多方面,包括理论体系、信息资源保障、信息分析与咨询、场景打造、知识科普与公民素养培育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学术评价、信息政策、知识产权、数字消费行为等方向的内容也是学科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人工智能驱动的第五科研范式(AI4S)变革与观察
    孙坦, 张智雄, 周力虹, 王东波, 张海, 李白杨, 勇素华, 左旺孟, 杨光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 35 (10): 4-33.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0850
    摘要105)      PDF(pc) (3695KB)(12)    收藏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AI4S)是一场正在发生的科技革命,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深度结合,帮助促进发现新知识、解决科学难题的新型科学研究范式。随着AI4S的研究推进,其发展脉络、机遇和挑战、需求和任务、实现路径等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为此本刊邀请了7位专家组织了本期笔谈。1)支撑AI4S的知识服务:AI4S 对当下的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多层次知识发现与获取需求;跨学科研究和创新需求;以用户为中心的参与式服务需求,使得知识服务场景向多元化,智能化,专业化,个性化转变。为此须重新定位AI4S 环境中知识服务的新角色,明确其在全面支撑科技创新进程中的新任务,树立大文献观,兼顾普惠与专深,以支撑跨学科创新。2)建设AI4S的知识底座: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获取与利用,而科技文献则是人类知识的主要载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充分认识到AI带来的科研范式变革,提出了构建AI4S的科技文献知识底座的概念,积极挖掘科技文献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和高质量数据,努力构建AI4S的领域智能知识底座,将“科技文献库”转变为“科技知识引擎”,支撑AI4S所需的查询循证、态势感知、推理预测、生成启示等智能化服务。3)驱动AI4S的科学数据:科学数据有效聚合为发挥AI4S的强大功能奠定了数据基础,是图书馆实现AI时代角色与功能变革的前提,是推动科研服务转型、深化科研支持、加速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目前图书馆有效聚合科学数据为AI4S提供支撑仍面临宏观和中观上的诸多挑战,应对该挑战有以下实现路径:明确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营造科学数据管理环境;构建科学数据管理合作网络;提升科学数据管理服务能力。4)AI4S与古典文献智能语言模型:AI4S技术能够用于文献和文本的分析,更快速、更全面地理解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文化资料。古典文献智能语言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古籍文献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为古典文献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多模态、生成式GPT模型的流行,AI4S情境下古典文献智能语言模型将更加注重整合多样信息、提高适应性、增强知识表示和服务于更广泛的应用场景。5)面向AI4S的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基于LLM的AI4S和AIGC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理念不谋而合,给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基于AI4S平台化趋势与数字学术服务中台化特征适配,以及图书馆界长期服务科研工作的历史传统两大特点,其数字学术服务平台的再造路径,包括自主打造AI4S服务平台、购买和使用第三方的AI4S平台和作为科学智能组件的嵌入式知识服务再升级3种。6)AI4S的历史演化与逻辑结构:AI4S是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应用到各学科领域主导的科学范式变革,其逻辑架构包括“数据+模型”驱动、通过机器猜想打造知识生态和通过算法思维延展应用场景。数智文明时代中,AI4S驱动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需要发扬科技向善价值观,有效选择AI4S延展应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理论论证与方案,并完善人类决策与机器智能融合共建的系列机制。7)AI4S的发展机遇与展望: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预训练算法和预训练大模型为不同学科领域的AI4S带来了巨大机遇,在工业检测、机器人技术和医学等多个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此外,预训练大模型的技术实施条件局限、数据/计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的透明性、公正性和可访问性等关键因素也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服务国家文化战略 推进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资源创意开发
    王毅, 柯平, 丁华东, 王玉珏, 曾诗展, 黄洋, 林峻, 李楠, 邓咏秋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 34 (12): 4-32.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2-0900
    摘要205)      PDF(pc) (16247KB)(195)    收藏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LAM)馆藏的各类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的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馆藏文化资源,进行资源创意开发,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样,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增强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的推进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互通,提升文化创意研究的理论水平与经验借鉴,我刊围绕理论与实践邀请7位专家组织本次笔谈:(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学。应以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发展文化创意,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的理论研究,并将文创相关研究作为交叉学科的重要领域予以发展。(2)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社会记忆既是文化元素的“内核”,也是理解文化创意产品价值的“意义框架”或“观念框架”,提出建立LAM三馆对话沟通机制、围绕记忆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拓展文创思维、聚焦数字人文推动LAM文化创转型发展等建议策略。(3)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文献资源创意开发。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开始尝试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创意转型,为我国文献资源创意产品开发的“数字升级”提供了借鉴经验。(4)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的思考。博物馆以文创为媒介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传播,通过各种手段使得文创触及消费者并获得广泛欢迎,总结博物馆文创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在欣喜于博物馆文创热之余思考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5)图书馆文创的实践与思考。在辨析图书馆与博物馆文创异同的基础上,总结反思实践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图书馆文创工作新路径。(6)图书馆文创产业开发与经营。国家图书馆企业化运营文创开发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不仅创新典籍保护传承方式,提升典籍活化利用水平,实现了文创工作跨越发展;也对于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提升图书馆服务影响力和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7)“图书馆礼物”系列文创开发的思考。梳理国家图书馆“图书馆礼物”系列文创开发的案例与经验,并对图书馆文创开发的提出见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加快创新智能化发展
    黄水清, 王晓光, 夏翠娟, 欧阳剑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 34 (5): 4-20.   DO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2-0359
    摘要554)      PDF(pc) (1562KB)(299)    收藏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颁布,给古籍典藏保护与整理研究、数字人文创新发展和文化产业提质升级都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古籍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促进古籍事业繁荣发展,让古籍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我刊围绕4个方向组织专题研讨。1)计算人文应成为新时代古籍整理与研究的重要学科方法。充分运用计算人文理论与方法,发挥古籍知识库及其知识服务平台在人文计算、语义出版、文化普及中的优势,可为新时代古籍工作赋予更丰富的资源基础、更便捷的技术支持与更直观的推广形式。2)数智赋能时代的古籍研究和工作必将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近年来,随着图像OCR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古籍工作中的成功应用,古籍工作开始从数字化向智能化阶段迈进。3)新技术将促进古籍的共享、传播与利用。虽然古籍工作者长期以来通过建立制度层面上的规范保障、探索借助技术的发展来降低共享的成本和门槛,但在如何取得保藏和利用之间的平衡方面,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引入区块链等新技术,非同质化代币等新业务模式,“数字藏品”的产业链将会为古籍数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文创产品开发和古籍数字内容的链上循证提供新的契机。4)古籍的活化利用是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新任务。将文本化、数据化、知识化作为新时代古籍资源转化利用的手段,并积极建设“国家古籍数字资源平台”,通过人工智能、VR技术、虚拟现实等智能媒介驱动古籍知识体系建设,让古籍真正“活”起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